三一重工娄底打砸事件幕后
当华威混凝土有限公司总经理向主管副市长下跪时,无论他自己,还是他身边的员工,都大吃一惊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黄志杰 | 湖南报道
“当时心里实在过不去了。”当湖南娄底市华威混凝土有限公司总经理江岳向娄底市主管副市长下跪时,无论他自己,还是他身边的员工,都大吃一惊。
江岳及其公司是浙商,由2006年首届中部博览会招商引资进入娄底。当时,娄底市政府承诺三年之内不批准混凝土项目。三年不到,一批混凝土企业通过种种办法建了起来。2009年,考虑到产能严重过剩,娄底市政府发文:城区内2013年前不再新规划选址建设混凝土项目。
此时,他又遇到了三一重工。7月,年产60万立方米混凝土的“中起混凝土有限公司”项目开始启动,该项目以三一重工子公司---娄底市中兴液压件有限公司名义申报,但没有办理环评、规划等手续。江岳获悉,中起公司将以四折价格从三一得到三一的全套设备,这将使得同是三一集团客户的其他公司失去竞争力。
8月16日,三百多名身着“三一”工作服的三一重工职工,用铁棒将中起公司工地外的七台“三一”牌搅拌车砸烂,这些泵车属于四家原有混凝土企业,每台价值48万元,其中,就包括华威公司的车。
三一集团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标志性企业,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作为中国民营企业的标杆,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自2006年起蝉联“湖南首富”。
“宏观调控”遇到了“首富亲戚”
对于商品混凝土的推广,源自2003年《商务部、公安部、建设部、交通部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知》。
四部委的文件促成了一个巨大的商品混凝土市场。随着二、三线城市禁止混凝土现场搅拌,混凝土机械销售情况非常好。2010年1~6月的销售数据显示,三一重工混凝土机械销售业绩已超过2009年全年的销售总额114亿元。
由于混凝土都是即时搅拌,在成本上,对运输半径形成20公里的要求,客观上促成了每个城市都要形成独立的混凝土供货体系,但也同时使得混凝土企业局限于本城市发展。
因此,各地级城市政府成为这个市场的主导者。是彻底放开核准,还是强调“宏观调控”?湖南省娄底市政府选择了后者。
7月15日,娄底市娄星区政府向市政府提交了《关于请求进一步规范商品混凝土市场的报告》:城区仍有相当多的建筑工地没有使用商品混凝土,部分投资方采取先建后批的办法建设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主管副市长邓建和与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经信委)主任聂斌全批示:坚决按照16号文件执行,“对新建项目不予备案”。
“16号文件”是娄底市政府2009年3月18日下发的《关于加快城市预拌混凝土推广使用的通知》:城区内“2013年前原则上不再新规划选址建设混凝土搅拌站”。并要求下属的涟源市、冷水江市、新化县、双峰县四个县市也要“搞好市场预测,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防止盲目重复投资建设”。
先建后批的代表,即为中起混凝土有限公司。8月5日,娄底市中兴液压件有限公司向娄底市政府提交申请报告说:“为了配合三一重工搅拌设备市场开发需要,满足三一重工基建项目在娄底的砼供应需求(砼即为混凝土),公司决定在娄底市经开区建设一个年产60万立方米的砼搅拌实验基地,同时为娄底市批量生产高质量的商品砼。该公司法人代表为我公司基建总部副总经理邱志波。”
中兴液压件有限公司是三一重工的子公司,而邱志波,则被普遍认为是梁稳根的亲戚。根据工商注册资料,中起公司是6月24日注册成立的,投资者为邱志波和梁晶晶,与上市公司三一重工并无股权关系。
三一集团在娄底的项目,主要在梁稳根的老家涟源。涟源距离经开区40公里,远远超出20公里的成本限制。显然,中起公司主要目的在于进入娄底市混凝土市场。
娄底市政府副市长邓建和、市经信委主任聂斌全向《瞭望东方周刊》确认:中起公司没有环评、规划等相关前置手续。
8月10日,市规划局、城管局、建设局分别向相应主管分局和投资方下达了停工通知单。但中起公司工地继续施工。
冲突
这引发了其他公司的不满。8月16日,7台其他公司的搅拌车停在了中起公司工地外,以示抗议。
而后,一批身着“三一”深蓝色工作服和黄色安全帽的三一重工职工或者乘坐公司大巴,或者步行,列队来到工地外,用带来的钢管,将这批搅拌车砸烂。
目击者称,到现场的三一重工职工应在三四百人。
三一重工职工在娄底的这种集体打砸行为,并非首次。根据当地媒体报道,2008年10月5日晚上10点半左右,八十多名三一重工员工也是手持钢管,将娄底市华泰酒店的KTV砸烂。起因则是三一重工娄底公司的一位管理人员与KTV陪唱小姐发生争执。
8月18日,娄底市副市长邓建和再次要求中起公司停工。8月23日,娄底市经信委根据市委书记林武、市长张硕辅等人的批示,组织规划、建设、环保、国土、城管 、散装水泥办、经开区等部门召开专题会议。该会议形成《关于在娄底城市规划区内不宜再新建混凝土搅拌站的意见》。
意见认为,娄底市商品混凝土产能已严重过剩。目前,娄底有6家混凝土生产企业,有生产线12条,年生产能力可达600万立方以上(还有一条临近城区的生产线没有计算在内),根据建设局数据,娄底中心城区在建工程项目年商品混凝土需求量在130万立方左右,2009年,城区六户企业实际销售量仅为107.5万立方。
“在城区范围内商品混凝土没有出现供不应求的前提下,为维护政府文件的权威性,城区规划内不宜再新建混凝土搅拌站。”
而且,“中起公司项目还将影响经开区招商环境和城市空气质量。娄底市经开区属省政府授牌的薄板深加工基地,目前正在申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内不宜建设混凝土搅拌站。再则,中起项目选址在娄底主导风向的上方向,直接影响娄底城区空气质量,从环保的角度来看,经开区内只能建设高新技术和装备制造类项目。”
专题会议建议,中起公司“不宜在市经开区规划选址,而应根据项目建设需要在涟源选址建设”。因为中起公司再三强调,该项目主要是为三一集团在建项目服务。而三一集团在建的中源新材料铸锻件生产线、三一重工并购洪源机械厂(正在洽谈)的扩建改造等项目建设地均在涟源。
8月27日,中起公司向娄底市政府提交报告,要求政府协调,确保该公司在9月5日之前办完手续。副市长邓建和对此批示说:“在相关手续,特别是市里的核准、环评、规划等手续尚未办妥前,绝对不能先开工建设,否则此项目不允许再上马建设。”
事实上,中起公司并没有停工。
变化
9月14日,娄底市副市长邓建和与市经信委主任聂斌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达了与批示中不同的态度。
对于8月23日经信委会同各部门作出的产能严重过剩的判断,邓建和认为,时过境迁,现在娄底的投资已经不可同日而语,现在,应该对市场需求重新进行调查,并调查已有的6家企业是否存在垄断行为。“混凝土不属于特种产品,限制上这类项目不符合产业精神。”但他仍然认为,应需要考虑整个产业的布局,“要论证”。
“政府有权取消中起项目,也有权同意中起项目。”邓建和说,16号文的规定是:2013年前“原则上”不再审批。邓和聂均强调,这个“原则上”非常重要。
此前,一些准备投资的企业和个人受困于16号文而撤退。比如一家名为“三优”的公司。
现在的难题在于,如果中起公司项目借助三一的强硬行为最终成功上马,而其他投资商则不能建,意味着不公平。而对于华威公司这样的市场先行者而言,下跪也无法解决问题。“上半年已经开始出现低于成本价销售,施工单位乘机要挟混凝土企业必须垫资2000万元以上才能合作。如果有三一背景的公司借助三一对其设备的支持杀进来,同行质量出现问题将难以避免。”
真正的隐患在于:一旦混凝土质量出现问题,一些楼盘将成为“豆腐渣”。
(基于当事人要求,文中江岳为化名)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