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曲追悼活动现场。
陈美娇主要负责运输物资
鸣笛声响起。
山河同悲,举国哀悼。
昨日上午10时,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遇难者悼念活动在受灾核心区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城关镇东街村的废墟上举行。
雄壮的国歌响起,全场5000余人肃立,眼噙泪花,低沉的哭声在低空起伏,穿透人心。
升旗仪式后,五星红旗缓缓降下一半,国旗为人民而降。随后,鸣笛声响起,数千名胸戴白花的救援官兵和各界群众为遇难同胞默哀三分钟。
●那些人儿
“从不哭”女孩两次落泪
哀悼会现场,13岁的志愿者陈美娇,悄悄地念了一段话,这是她连夜写出来的悼词。
泪水从小姑娘的眼中夺眶而出。她说,这是灾后第二次流泪。泥石流夺去了她七位亲人生命,数十位同学和两位老师也离她而去。从没遇过死亡的她,终于打破了“从不哭的神话”。
“假小子”要当“花木兰”
悼词写给很多人。
外公外婆和哥哥姐姐都在那个晚上遇难,在悼词中,她告诉哥哥说,“外公外婆也走了,找到他们后,你要把外婆照顾好,她身体不好”。
悼词中她告诉昔日的同窗,“还有十多个同学的遗体没找到,你们有时间要去找”。
邻居李雪是她最好的朋友。当晚,李雪的爷爷从废墟中逃了出来,但惦记还泡在泥浆中的孙女,又跑了回去。结果,一家人全没了,陈美娇告诉李雪,“你是我最好的朋友,要好好和爷爷过日子”。
念毕,她将悼词烧成灰烬,撒进白龙江。
昨天本来是去学校报到的日子,但她就读的第一初中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复课。老师通知他们,25号再回学校打听情况。但她一刻也不能等了,全班57个同学,听说只剩下10多个幸存者,但谁也不能确认具体幸存名单,“开学了才知道谁没了”。
她说,遇难的同学大多来自农村,家境一般。开学后,她要和老师商量,以后承担照顾这些同学家人的责任。
1米5出头的陈美娇,身材瘦弱,但却是同学眼中的“假小子”。她敢和男生打架,摔到地上爬起来再战;小学毕业写同学录,同学对她的评价是,“你是我见过唯一没哭过的女孩”。
这个没哭过的女孩,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一名女军人,她有个小本,里面除了摘抄精美句子外,还整篇抄写了《花木兰》,老师和爸妈都鼓励她当一个“巾帼英雄”。
每天步行20公里运物资
但这一次,10天不到,她就哭了两次。
第一次哭是8月7日晚。泥石流来袭时,还没睡觉的父母把她和妹妹一把从床上拉起,迅速抱到了安全地带。
当时停电了,坐在安全处的她吓得脑海一片空白,突然听到好朋友李雪喊“救命”。水位一寸寸上涨,李雪求救的声音渐渐微弱,陈美娇放声痛哭,“我什么也做不了,只能看着最好的朋友死去”。
第二天,她紧紧跟着爸爸,去现场挖掘找人,她想亲手找到好朋友。但她个子还不够一根铁锹高,挖了几下,手就起泡出血。她只好报名当了志愿者。
被分到救济一队后,她主要负责运输物资(如左图)。一箱方便面、一箱水,她现在已经毫不费力。每天来回走七八趟,至少20公里的路,双脚的指甲淤紫,背也有点驼。
被同伴看出来“驼背”后,她有点不好意思,“其实以前也有点驼,本来要去看病,但洪水来了医生都忙救灾了”。
她再三交待同伴,不能向她父母透露她的具体工作,全部要统一口径:陈美娇在政府大楼负责接待记者,活儿很轻松。
她的志愿者同伴,几乎每人都有亲人在灾难中遇难。闲下来,她会安慰哥哥姐姐,“哭会费力气,我们要留点力气帮更多人”。
晚上,陈美娇和爷爷住在县一中安置点帐篷里。爷爷80岁了,身体也不好,陈美娇半夜会起来给爷爷盖上被子,灾难磨砺中,13岁的她迅速成长。
瓦砾里挖出他的全家福
“这张是全家福,这张是爸妈去西安旅游的合影,这玉佩是爸爸去北京出差买的纪念品,这是妈妈还没纳完的鞋垫”,18岁的小亮(化名)清点着父母的遗物,强忍住泪水。
默哀仪式前的几分钟,兰州军区炮兵营的战士们从一处废墟里挖出一批遇难者遗物。遗物的主人是一对夫妻,丈夫是县排水公司员工,妻子是县医院护士长。两人育有一双儿女,女儿叫慧丽,刚从西安一所大学毕业,儿子叫小亮,现在陇南阳明中学读高二。
炮兵营战士清挖遇难者时,小亮就站在一旁,还没仔细翻看遗物,默哀仪式就开始了。
这七天,每天晚上,父母生前的音容笑貌就会在小亮的脑海里回闪,那些回闪的影像总是不够真切,刚刚接过父母去西安旅游的这叠合影照片,小亮才又见到父母安详的笑容。
小学毕业后,小亮离开了舟曲,独自一人去陇南读中学,告别了依偎父母的生活。今年8月初,小亮就读的陇南市阳明中学开学了,他离开了家,但这一去竟是生离死别。
8月8日,小亮获知了舟曲遭遇泥石流地质灾害的消息,他急着请假回家,老师们却不让他走。
让老师扣留住小亮的,是他远在西安读大学的姐姐慧丽。“我姐让老师留住我,她自己一个回到了舟曲”。人在陇南的小亮坐卧不安。几天后,姐姐把小亮接回了家,因母亲谈韫被挖出废墟了,遗体火化前,应该让小亮见母亲一面。
回家后,小亮天天守在清挖遇难者现场,因为母亲找到了,父亲还下落不明。
15位“功勋民兵”火线入党
“青川民兵火线入党名单:胡立云、左山阳、张俊、唐映强、白培刚、何扬、杜攀攀、王兴军、陈炜、赵继银、姜下军、董国平、王礼辛、王光辉、韩保勇”
昨日上午11时许,追悼仪式后,成都军区广元军分区为15名青川民兵举行了一个火线入党仪式,五天前,正是他们从舟曲县城关镇北街的一处瓦砾堆里,刨出了52岁聋哑老人刘马姓代———从8月7日夜被泥石流掩埋到8月10日上午成功获救,老人坚持了近60小时。
刘马姓代无儿无女,一人独居于北街157号的一间两层民宅里。7日夜,泥石流毁掉了北街,刘马姓代被埋在了淤泥瓦砾下。
翌日上午,五位亲戚陆续去到现场,齐力动手刨挖他。连续清挖两天,五人几近虚脱,向部队求助。广元军分区青川民兵应急救援小分队接下了拯救老刘的任务。凭两年前抗震救灾的经验,奋战近三个小时,民兵们于10日上午成功救出了刘马姓代。
为奖励青川民兵应急救援小分队此次救灾期间的卓越表现,上级领导特批15名民兵火线入党,昨日上午默哀仪式后,部队为战士们举行了简短的入党仪式,仪式地点就定在一片断壁残垣的城关镇东街上。15位战士在党旗前庄严宣誓后,又投入了遇难者清挖工作。
●那些地儿
三眼峪
国旗是唯一的亮色
这里,是此次受灾最严重的三眼峪。三眼峪曾经是县城最美的地方,有四五个人抱不过来的大树,有清澈的涓涓小溪;有玩闹嬉戏的儿童,有慈祥温厚的老人。
一夜间,这里成了受灾最严重的地方,也是舟曲百姓失去亲人最多的地方。
哀悼会在这里举行,给死者以最亲最近的哀悼,给生者以最强最大的力量。一条黑底白字、写着“沉痛哀悼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遇难同胞”的横幅在废墟上支起,横幅下摆满了花圈。
这个支架和现场所有设施,都是舟曲当地人和解放军战士一点一点亲手布置完成。“我们能做的不多,只能出点力气。”灾民赵吉成说。
昨日,国旗成了现场唯一一抹亮色。五星红旗为人民而升,也为人民而降。半空中迎风飘扬的红旗,此刻疾力飞舞,它在倾诉着悲痛,更在传递着信心。
包括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参加抢险救灾的部队干部、战士代表、舟曲县干部群众代表和受灾家属代表、参加抢险救灾的医务人员、基础设施维修人员以及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悼念活动。
悼念活动开始前,大批救援官兵仍在废墟上挖掘、清淤,穿着特殊防化服的防疫人员在废墟上穿梭,喷洒药剂,对泥石流核心灾区进行防疫消杀。泥石流幸存者以及遇难者家属蹲坐在废墟上,期待救援者能挖出亲人的遗体。
据了解,灾区附近的藏传佛教寺院拉卜楞寺和黑峪寺也将为罹难者举行法会,诵经超度。舟曲县隶属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藏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34%。
月圆村
哭声中多了一份坚强
月圆村,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一个曾经秀美的村庄,却成了此次泥石流重灾区。
7天前的那个夜晚,山洪裹挟着泥沙和巨石,瞬间将这个村庄吞没。全村200余户、700多名居民,只有60余人幸存。月圆村的党支部书记何金朝,在这场泥石流灾害中罹难。村长何新朝受重伤,目前已转移到天水医治。
灾后,月圆村仅存的人在废墟上,推选出两个“80后”新任领导———新任村支书尚方方,今年25岁;代理村长何建舟,30岁。临危受命,两名年轻人带领幸存者,蹒跚着修补逝去的残破生活,坚强地走出一条光明新路。
村里很多人希望能在原址重建,但整条沟道被厚达几十米的泥沙、乱石覆盖,重建的难度极大。未来的路,并不平坦,但却不影响他们站起来的信心。
昨日的哀悼会现场,月圆村民哭声中多了一份坚强,少了一份无助。
“活着的人还要好好活着……”月圆村村民何金洪悄悄地搂着身旁人的肩。很快,大家心手相连,十指相扣,坚强在人群中传递。
洒下的眼泪,既为死者而流,也为自己而流。前方的路,还得自己走。“困难很多,任务很重。”虽然有困难,但舟曲人对重建家园充满信心,“全国人民都在支援舟曲,没有什么困难不能战胜。”这一刻,灾区人民心里有安慰,身后有依靠。
舟曲武警王伟转移嫌犯过程中,错过妻子最后求救电话,恩爱夫妻从此阴阳相隔;
公安民警冯青林惨丧爱女,简单料理完女儿后事,又主动加入到救灾一线参与救援;
在大批救灾部队到来之前,县人武部工作人员解救转移被困群众1000余人,挖出遇难者遗体40多具,成为抢险救灾最初阶段举足轻重的一支突击力量;
……
灾难中,舟曲人表现出的坚强,让人震撼,更让人看到无穷的希望。
沉重的默哀过后,舟曲县委书记范武德致悼词,“龙江流泪,翠峰无言,天人同悲,举国共殇。公元2010年8月8日凌晨,一场巨大的灾难从天而降。瞬间,美丽的泉城舟曲变得满目疮痍,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与世长辞。”
化悲痛为力量,化哀伤为坚强。舟曲不倒,翠峰长青。愿逝者安息,生者安康,天佑舟曲,县富民强。
●记者手记
为了忘却的纪念
清晨,杨敬德早早起床了,换上唯一一套干净的衣服,步行到县城城关镇东街村。家人在灾难中遇难,就在这个地方,他用手挖了整整四天,终于找到所有家人遗体。
8点40分,不远处的堰塞湖又传来爆炸声。为了舟曲的安全,战士们仍在奋战,看着周围一张张既陌生又熟悉的脸孔,杨敬德泪如雨下。
灾后一周,他失去了亲人的爱,流下数不清的泪水,同时得到了一双又一双援助之手,一句又一句温暖问候。
10点,追悼仪式开始。
国旗低垂,江河呜咽。警笛长鸣起来,痛彻心扉的伤,结痂沉积在每个人胸口。
那个晚上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家人遇难、楼房被毁,一切在这一天被再次铭记,为了忘却,更为了纪念。
这一刻,祖国西北这座被誉为“藏乡江南”的小县城,成为全中国的焦点。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哀思在白龙江畔萦绕。
这一天,我们哀悼逝去的生命,死者安息,生者前行。
追悼仪式现场,杨敬德和老乡在白纸写上“遇难乡亲安息”,将胸口的白花点燃,灰烬撒入白龙江面。对遇难的同胞,他们能做的不多,却已付出所有努力。
国旗为人民而降,军礼为人民而敬,眼泪为人民而洒。脚下的泥土依然松软,前方的道路却越走越硬。灾后舟曲,已挺起腰杆,慢慢地站了起来。
日子在悲伤萦绕过后,被推着翻新了。老舟曲,那个埋葬亲人的家园已去了。新舟曲,昨日迎来了灾后第14个新生命。充满希望的婴儿啼哭,就像他诞生的这片土地一样,孕育诞生了希望和信心。
灾后舟曲,袅袅炊烟再次升起,孩子们拿到了开学用的新书,老人们领到了御寒的秋被,繁忙的县城,逐渐有了生气。越是风雨越要飞翔,越到最后越要坚强。
哀悼,不是结束,是为了忘却的纪念,是新的开始。
哀悼,给死者以尊严,给生者以寄托。从此,舟曲将大步向前,新家园,就在不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