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ly 15, 2010

台湾五都大选 谁未选先怯场?

  台湾五都大选 谁未选先怯场?

  台中、台北和新北这三都,是国民党2012年与民进党一决雌雄的决战点,不容稍有闪失

  特约撰稿  王丰

  今年年底的台湾五大都会选举,台北市和新北市是两个超级战区。

  正如国民党秘书长金溥聪所言,高雄县国民党已经选输25年。其实何止高雄如此,屏东、台南、嘉义、云林都是胸中之痛,不然就不会有“国民党过不了浊水溪”之叹。基于传统上南绿北蓝的政治生态,一般人都认定,五都选举中,国民党如能五抢三,也就是在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这三都胜选,就算维持住了2008年大选后的基本盘。

  最近的消息报道,国民党已经聘请“中国广播公司”董事长赵少康,出任国民党政情与选举中心的“秘书长特别顾问”。赵少康曾有多次在台北市、台北县参选的经验,对台北县市的选民生态,有着一定程度的掌握,更是现今蓝营人士当中,少数拥有实战经验的重量级战将。以赵少康过去耕耘台北县市的实战背景,请他出马的目的,是想请他稳住台北与新北两市的选战。

  金溥聪予人的印象是擅长打文宣战,他稍早之前在党内也已宣示,要打一场不一样的选战。金溥聪可能想进行一场实验,一场扬弃传统国民党依赖地方派系而改以文宣战为主的选战。

  殊不知,高雄、台南形式意义上虽是两个“城市”,市民内心思维其实更接近“乡村”。既不像台北有浓厚的国际都会色彩,人口结构也洋溢着浓厚的本土色彩,人们更看重邻里乡党的人脉关系。不像台北市的选民,基本是以白领为主,投票向来倾向“选人不选党”的理性选举。

  所以,本质上在高雄、台南不能完全靠文宣战,而必须辅以大量的组织与地方派系,否则极难有胜算。然而,不管金溥聪在高雄、台南搞什么实验,人们可能都不会太关心,毕竟,高雄、台南两都,注定是一场败选的格局,差别只在输多输少而已。唯台中、台北和新北这三都,可不容许金溥聪搞实验,毕竟这三都是国民党2012年与民进党一决雌雄的决战点,不容稍有闪失。

  然而,国民党的问题,不在金溥聪使用什么选战策略,也不在聘请赵少康当特别顾问,而在“核心价值不明”和“菁英人才青黄不接”这两大危机上。

  早在1990年代,国民党就出现人才断层,当时的国民党领导人李登辉一心专注党内夺权,而完全将培植后起之秀的工作置诸脑后。此一人才危机终于导致国民党失去政权。

  1998年陈水扁连任台北市长失败,第二年,国民党阵营居然出现两组候选人(连战、宋楚瑜),更激化了公元2000年国民党河决鱼烂的后果。时至今日,除了前两年媒体大力炒作的所谓“马立强”──马英九、朱立伦、胡志强,人们看不到国民党内有新一代接班梯队的形象出现。

  警匪枪战当中,如果警察手上的连发手枪只有3发子弹,打完了这3发,警察就只有挨打的份。换成政党竞争的场景,国民党与民进党的选战斗争中,一旦五都大选台北、新北和台中这三个席位中,有任何一都甚至两都,不慎被民进党斩将搴旗,国民党都必须面对两个问题:

  其一,马英九适不适合继续角逐2012年领导人宝座?其二,假设马英九继续参选连任,2012年由谁出任马先生的副手?假设马不参选连任,国民党内谁可以补位上去?

  国民党今天的战局,虽还不至于糟到如此地步,然而,适度的居安思危,可能更为有备无患。

  再看民进党方面,现阶段民进党台北市与新北市的两位候选人苏贞昌与蔡英文,在ECFA(两岸经济协作协议)问题上,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苏贞昌刻意展现战略模糊,以因应台北市城市居民希望两岸进一步整合的普遍意向。蔡英文则采取旗帜鲜明的反ECFA立场,藉以讨台北县传统劳工阶级的欢心。蔡英文此举似乎充分掌握了台北县政治疏离者的反蓝营心态。

  就事论事,五都大选应该是针对五大都会区的民生经济与地方事务,作对抗与拉锯。可悲的是,近20年来岛内所有的地方性选举,都已全部泛政治化,或者被导引到“反中”这条谬误的道路上去了,攸关岛内民众福祉的公共事务,则完全被抛诸脑后。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