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记者许琛
罗湖桥是一座宽敞的双层行人桥,跨过深圳河,连接着深圳、香港两地。作为深圳最早对外开放的口岸,全长不足50米的罗湖桥,是30年来深圳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见证。陈焕,62岁,广东韶关人,1968年开始在罗湖边检站工作,负责过境边检业务,一干就是19年。作为一个“最近”的亲历者,对罗湖桥两岸30年的巨变,他感受尤其生动深切。
桥上初见牛仔裤、电饭锅
罗湖桥在当年的深圳人眼里,是一座“通往世界的桥梁”。陈焕通过罗湖桥过来的港人第一次看到了牛仔裤,“那个时候,我们还特别羡慕那些探亲的港客,他们都带着收音机、电饭锅等这些新奇玩意。”在陈焕的记忆中,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一般只有香港人回乡,却很少内地人通过口岸去香港,有合法手续过关的人少之又少,大部分都是偷渡逃港客。
陈焕还记得,1968年,他刚到罗湖边检站时,整个站才有300多人,每天一共才接待几千人出入境,香港人返深手续非常麻烦。有时候节假日,甚至要早上8时前来排队,到下午4时关闸前还出不了境,得等到第二天早上8时。
在深圳经济特区未建立之前,深圳只有罗湖和文锦渡两个陆路小口岸。1979年8月,随着蛇口港的动工兴建,深圳的口岸建设正式启动。随后,顺应蓬勃发展的经济需要,深圳改扩建了原有的罗湖、文锦渡两个小口岸。陈焕回忆说:“1979年,为了不让刚跨过罗湖桥的港商被‘呛’回去,蔡屋围到规划中的上步工业区2.1公里的碎石路面上铺上了沥青,这就是‘深南路’。”
后来,陈焕的边检站专门成立了89人的签证大队,很快就跨越了日接纳上万香港人返深的客流量。与此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内地人经罗湖口岸前往香港的人也越来越多。陈焕还记得,在上世纪80年代末,他认识的一些深圳生意人,每周就要往来深港五六次,而一些港商开始也跨过罗湖桥来深投资设厂。
十二载“两地人”生活
1987年,在罗湖口岸罗湖桥前服务19年的陈焕转业到了人民保险深圳分公司人事科当科员。命运之手,始终将陈焕与罗湖桥紧密相连:1997年,他被公司委派到香港粉岭负责两地车牌的车辆保险业务。
从此,陈焕每天往返于深圳福田的家和香港粉岭,至去年退休,整整历经了12年“两地人”的生活。最近几年,像陈焕这样生活工作在深港的“两地人”越来越多,“十二年里面,我在通关时都结识了不少朋友,其中有一个是做生鸡批发的,据说现在香港每10只鸡就有一只是他公司的”。
陈焕说,更常见的是深圳人南下消费香港名牌,香港人北上深圳购买家用,已成为深圳河两岸最时髦的生活方式。上午喝过早茶后起身到深圳,玩保龄球、KTV后再吃顿大餐,已是港人节假日再寻常不过的选择。
罗湖桥上的客流量令陈焕咋舌:上世纪60年代,通过罗湖桥的年均旅客量为80多万人次。香港回归之后,罗湖桥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改造后的罗湖桥采用全封闭模式,且进行了大幅拓宽,长100余米,宽达15米,于2005年1月18日正式投入使用。目前,通过罗湖桥的日均旅客流量为25万人次,最高峰时达到39.5万人次,占全国出入境旅客量总数的近半。
深圳巨变令不少削尖了脑袋才得到香港居住证的人竟萌生归意。“以前,全国按照地区分配往港居住的名额,广东尽管分到最大的份额,同时由于申请人多也是最难的。有些人为了方便去香港,提前几年就把房子卖了,住在深圳等。”陈焕有个亲戚1976年申请到了去香港的名额,但前几年深圳祖屋拆迁重建,他干脆用政府给的征地款在深圳开了一个饭店,生意火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