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ugust 16, 2010

“第一口奶”争夺战

  从劣质奶粉导致的“大头娃娃”到三鹿奶粉引发的“结石宝宝”,再到暂时尘埃落定的婴儿“性早熟”事件,近年来,关于奶粉行业的信用问题已经播散到了全社会,牵动着无数年轻父母的心。一个长期被忽略的问题也因此逐渐浮出水面:不少奶粉企业违规促销婴儿奶粉,通过与产妇争夺婴儿第一口奶的“使用权”,达到让新生儿长期食用奶粉的目的。在利益驱动的背后,还潜藏着对婴儿健康的损害。

  

“第一口奶”争夺战

  孕妇遭遇

  

  进医院做产检

  

  被奶粉商盯上今年28岁的张女士是一名会计,家住昆明市十里长街。自去年3月份得知自己怀孕后,她每个月都要到医院做一次检查,而此间,一些莫名其妙的奶粉促销电话让她很心烦。

  张女士说,去年3月份,得知自己怀孕后不久,她到昆明市一家医院做了第一次产检,按照医生的要求,她在病历本上填写了详细信息,没想到几天后,她就被一些奶粉经销商盯上了。“最开始是收到一些推销奶粉的短信,并没太在意。”张女士说,当时想着自己离分娩还早,根本没有考虑奶粉的事情。但接下来,她老公竟然接到了推销奶粉的电话,对方想尽办法说服他购买某品牌的奶粉。被拒绝之后,对方还提出要寄一罐免费试用的奶粉过来。

  之后的几个月内,张女士经常收到一些推销奶粉的电话和短信,她的态度也从刚开始的不厌其烦转为漠然处之。张女士经常想,自己和丈夫的私人信息怎么会被奶粉商知道的?“难道是医院透露的?”“肚子慢慢变大以后,似乎走到哪里都能碰到推销奶粉的人。”张女士说,除了经常接到推销奶粉的电话外,她每次去做产检或去超市购物,总会变成奶粉推销员的追逐目标。“一走到医院门口,马上就有一堆人围到我身边介绍奶粉。”

  有着类似遭遇的还有王女士。“凡是在医院遇到让你填个联系方式就免费发一个奶粉试用装的情况,千万不要参与。”王女士说,刚开始做产检时,还处在兴奋中的她不经意间在一些奶粉促销员那里留下了联系方式,之后她便经常接到各种奶粉经销商的电话,不厌其烦。“虽然免费领取了一些试用装奶粉,但我一直坚持母乳喂养。”

  去年11月份,张女士在昆明市一家医院顺利产下小宝宝。生孩子那天,医院要求必须填写两位亲属的联系电话,她除了填写老公的电话外,还填写了母亲的联系方式。可没过多久,她母亲也开始遭遇电话骚扰。

  经历了十月怀胎期间被奶粉商频繁骚扰的事情后,张女士对各种奶粉促销行为特别反感。她表示,即便给孩子选择奶粉,也一定要仔细辨别,不要轻信各种奶粉推销人员的花言巧语。

  

  媒体揭露

  

  提供孕妇信息

  医生就有好处张女士和王女士或许没有意识到,从电话促销到赠送奶粉试用装,都属于国家明令禁止的行为。而近日记者走访昆明市多家医院发现,医院内赠送婴儿奶粉、奶瓶的情况很常见。在某民营医院的产科走廊上,贴着某品牌奶粉的宣传海报,产妇还可凭产检单在院内免费体验。该院相关部门一名负责人透露,该院只跟某个品牌的奶粉合作,只允许该品牌的奶粉在该院销售。曾有报道指出,医院里赠送的奶粉叫“医务奶粉”,厂家送给医务人员,医务人员再送给孕产妇。今年2月3日,一篇报道揭露了医务奶粉的营销黑幕:“医生每向企业提供一名孕产妇的个人信息,将得到10元至30元不等的‘取单费’。如果成功推荐孕产妇购买本企业产品,将得到60元以上的‘续吃费’。”

  据悉,超市内出售的各种品牌的婴儿配方奶粉,大多是900克一罐或500克一罐的。而商家免费赠送给产妇的试用装,一般都是300克一袋。而这300克也是商家经过精心计算的,恰好够一名新生儿食用一周。一旦新生儿第一周一直吃这个品牌的奶粉,他就会对这个奶粉的味道印象深刻,一周后再换其他品牌,往往会被小宝宝排斥,这样就迫使产妇不得不一直购买这个品牌的奶粉。对商家而言,争夺到新生儿的第一口奶,就意味着争夺到了新生儿从出生到断奶期间全部奶粉的使用权,其间获得的利益可想而知。

  另外,还有一种被称之为“乳头错觉”的现象。妈妈的乳头和奶嘴感觉明显不一样,对新生儿来说,用奶嘴吃奶要比吮吸妈妈的乳头容易多了,宝宝如果从一开始就用奶嘴,就会给妈妈带来喂养困难。商家在争夺孩子“第一口奶”的同时,也是在与妈妈争夺孩子的“喂养权”。

  一位网友妈妈在自己的博客中,把自己喂养孩子的经历形容为“奶瓶和乳房的争夺战”。她在博文中记录了自己的小宝宝因为习惯了奶瓶而不愿费力吃母乳的苦恼,她不得不把奶水挤出来装进奶瓶里喂养孩子。最终,在乳头矫正器的帮助下,小宝宝极不情愿地开始吮吸妈妈的乳头,这场争夺战也以乳房的胜利而结束。

  记者调查

  

  促销花样繁多

  还误导消费者近日,记者走访了昆明市多家超市和一些妇婴用品专卖店,发现0至6个月婴儿奶粉的促销和送赠品的活动非常普遍。而根据国家规定,0-6个月婴儿食用的奶粉被称之为“一段奶粉”,是禁止在医院、商场、超市内打折促销的。

  记者注意到,每个品牌的奶粉在商场的促销力度和方式均有不同,有通过“买五送一”之类的方式直接促销的,还有直接打折的,还有送各种赠品的。面对这些违规促销的诱惑,一些年轻妈妈很容易动摇,并放弃母乳喂养。

  “这周受圣元奶粉事件的影响,很多品牌的奶粉都不好卖,其中圣元婴儿配方奶粉才卖出去两袋。”昆明市南屏街家乐福超市一位销售人员说,近期由于奶粉的销量大减,一些厂家不得不采取促销措施。

  在小西门的沃尔玛超市,各个品牌奶粉的推销员都在尽力说服记者购买。某国产奶粉的促销员还信誓旦旦地说:“我们这个牌子的奶粉,不管你买哪个阶段的,只要满一千元,我马上现场就送你一辆婴儿手推车。”在春城路国际会展中心旁边的沃尔玛超市内,某个国产品牌的一段婴儿配方奶粉,明确标示购满1200元就送儿童玩具车一辆。而某奶粉商家还借“周年庆”,将各种阶段的奶粉堆放在一起集中促销。

  记者发现,除打折外,夸大奶粉的功能也成了各大商家促销的重要手段。比如,有些奶粉的包装上标明:含有DHA、双歧杆菌、优选a乳清蛋白、可溶性膳食纤维、核苷酸、叶黄素、亚油酸等等。有的销售人员还说,他们的奶粉成分接近母乳,甚至可以替代母乳。这种说法误导了不少消费者。世界卫生组织儿童卫生合作中心主任戴耀华近期接受采访时就明确指出,很多消费者对母乳营养成分的认识不足,配方奶粉永远也替代不了母乳,配方奶粉是人工合成的,但有些东西永远加不进去,比如抗体和乳清蛋白。

  专家指出,近年来的科学研究成果表明,母乳喂养仍然是婴儿获得营养和促进婴儿生长的最佳方式,并有利于加强婴儿与生母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而从营养和免疫的角度来讲,母乳更是优于奶粉。

  ■声 音

  

  奶企违规促销

  

  形势非常严峻

  据了解,早在1981年,第34届世界卫生大会就公布了《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守则》规定:对母乳代用品,不得在销售点进行广告宣传、赠送样品或在零售一级直接劝诱消费者购买的任何推销活动。1995年,国家6部委还联合出台了《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明确禁止商家向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孕妇、婴儿家庭赠送母乳代用品的产品、样品,禁止减价销售。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应抵制母乳代用品生产者和销售者在本部门、本单位所做的各种形式的推销宣传。不得在机构内张贴母乳代用品产品的广告或发放有关资料。

  “长期以来,这些规定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昆明市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王珊说,中国消费者协会于2007年和2008年,在全国30个省会城市进行了两次母乳代用品销售情况的监测调查。“通过对昆明市14个县、市、区的调查情况来看,各种违规销售母乳代用品的情况非常普遍。在昆明市各大医院、超市、卖场和县、区的医院、商场内,都有违规销售母乳代用品的现象,形势严峻。”随后,昆明市消协向商家提出了整改意见,也取得了一些效果。而2009年,昆明市消协发现违规促销一段奶粉的现象又有所抬头。

  今年6月3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2009年母乳代用品市场监测报告》,报告指出,中国消协对包括昆明在内的15个城市的商场、医疗机构等进行了监测,共计收集违规证据1872份。监测结果显示,商场的违规行为涉及104个品牌。在对医疗保健机构的调查中,共获得违规证据130份,涉及37个品牌。

  我国六个月内婴儿

  

  纯母乳喂养比例 不足五成

  婴儿出生的头一个月,非母乳喂养的孩子的死亡率比母乳喂养的孩子要高25倍。

  今年6月7日至7月15日,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北京市消费者协会、世界卫生组织儿童卫生合作中心开展的一项调查发现,我国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比例不足五成。有36.2%的宝宝是母乳加配方奶混合喂养;配方奶喂养的比例则接近15%。对于6个月到1岁间的婴儿,继续母乳喂养比例下降到45%以下;配方奶喂养的比例超过25%。通过这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母乳喂养率太低,距世界卫生组织要求的6个月内应100%纯母乳喂养的标准相差甚远,距发达国家接近70%的母乳喂养水平也有相当的距离。另一项数据显示,全球每年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人数为880万,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可以预防的因素引起的,母乳喂养是减少儿童死亡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早期母乳喂养能够使新生儿死亡率降低约20%。近日还有专家表示,婴儿出生的头一个月,非母乳喂养的孩子的死亡率比母乳喂养的孩子要高25倍。

  今年8月1日至8月7日,是“世界母乳喂养周”,全球共有170多个国家开展了这项活动。针对今年的“喂养周”活动,卫生部再次强调,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不得通过医疗服务为生产、经营企业推销其产品并从中获利。但自8月5日爆出“女婴性早熟”事件后,大家的目光被转移开了。

  昨日下午,卫生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圣元奶粉疑致儿童性早熟”事件的调查结果。卫生部专家组评估认为,湖北3例婴幼儿单纯性乳房早发育与食用圣元优博婴幼儿乳粉没有关联,目前市场上抽检的圣元乳粉和其他婴幼儿乳粉激素含量没有异常。圣元奶粉“早熟门”暂时尘埃落定,但是,关于母乳喂养和婴儿配方奶粉违规促销的问题,能否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还需要进一步关注。

  本版稿件

  

  本报记者 刘启银

  

  实习生 王一如

  

  漫画 恼虫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