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冯兰蔺 报道
花园洋房、弄堂深宅集聚的复兴路——衡山路历史风貌保护区 (徐汇部分),正以 “历史街区的有机更新和生态营建”为主题,申报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作为上海市惟一有资格的申办区县,徐汇正欲通过示范区的创建,在老街区的居民中播下“低碳”种子。
记者日前从徐汇区有关部门了解到,世博会中的垃圾减量、公共开放空间新技术、新理念有望借助示范区的创建,渗入到历史街区里的百姓人家。
穿堂风或成街区“宝贝”
历史街区将引入“低成本节能”等生态营建理念,这个新名词与上海的一些老传统不谋而合。
根据规划,徐汇区将选择整体改造或新建居住地块,从地块改造的能源规划、绿色生态网络营建、等方面开展低碳社区建设示范,这意味着一墙爬山虎、一室穿堂风的自然降温方式有望回归历史街区。
穿堂风过户曾是“上海弄堂”的一大特色,借老虎窗、导风墙,自然风可以将清凉送至每家每户。可惜,由于“72家房客”的各种“添砖加瓦”,挡住了风的流动,加上空调时代的到来,坐在室内吹着穿堂风已成为不少人的儿时记忆。如何在高密度居住建筑中,尽量拓展公共活动空间,是示范区创建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示范区创建过程中,在不改变建筑面貌基础上,通过改造将穿堂风引回居民区。当前,上海市建筑科学院有关专家正在各个小区、洋房现场考证通风口,订立“穿堂风回归方案”,一些闭塞的老院也有望通过将密不透风的围墙替换成木栅栏、篱笆墙,实现空气流通。届时,像“马德里空气树”那样的世博理念,也可能出现在天平、湖南街道的某个街头或居民区内。
世博理念为居民“送低碳”
这两天,徐汇区政府有关工作人员,天天在天平、湖南这两个街道兜兜转转,作为示范区创建的一部分,他们想在这两个街道里各选取1至2个住宅区,为数百户人家“送低碳”。
这些低碳技术个个都带着“世博”烙印,按他们的设想,在世博会主题馆顶发挥了大作用的太阳能光伏板,可能成为小区停车库的顶棚,满足停车库及一些公共照明用电需要;世博园里的降温“能手”,水雾降温系统也可能出现在居民集聚的公共区域,改善居住区炎热环境;有条件的小区甚至可以引进雨水收集设施,方便日常植物浇灌或卫生冲洗。示范区内,甚至还将竖一个LED大屏幕,滚动播报居民减少碳排放的“新记录”。
由于低碳生活方式推进伊始,可能会因居民习惯遭遇阻力,为了让居民自愿接受,市社会科学院正围绕示范区创建,在区域内开展居民低碳生活方式调研,了解现有居民的生活习惯。到专家们将根据调研成果,为本地居民量身订制一套低碳生活方式。
正在编制的徐汇区“十二五”规划中,徐汇区将开展低碳商务区、低碳社区、低碳小区建设。这些举措将和“示范区”创建一起推进徐汇低碳城区建设。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