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心网讯(记者 李萍)12月25日20时,雪花时断时续地飘着,夜幕下的乌鲁木齐,寒凉愈发刺骨。在碱泉街兵团二中后门一处户外收费停车场,邻近商铺播放着欢快的圣诞颂:“Merry Christmas to you!”
欢快的圣诞嘉年华就要开始了,而这样的氛围对停车场收费员蒋淑萍来说,没有什么特别意义。此时,包裹严实的她已在户外工作了6个小时,惟一的取暖方式就是走来走去。
她跑向一辆正准备进入停车场的私家车,礼貌地对司机说:“您好!师傅!这里是收费停车场,请交停车费!”
“啥?我是来吃饭的,停个车咋还要钱!”司机瞥了一眼蒋淑萍,不屑地摇起车窗,径直将车开向停车场。眼见车停稳了,左脚有些不利索的蒋淑萍又追上前去,“师傅!师傅!这里是停车场……”
“行了,行了,给你。”车主不耐烦地扔出了两元钱,却被寒风刮走,钞票在路面上翻滚,蒋淑萍追上前去,用脚踩住,将钱拾起。
这块有着53个停车位的户外停车场是蒋淑萍每天工作的“阵地”,遭遇冷眼和不被尊重的话语对她来说已是家常便饭,她在这里坚守了一年半,是干的时间最长的收费员。
几天前,为了追赶不交费的车主,蒋淑萍扭伤了左脚。
“这一年半里,因为收费的事,我被人打了12回。最严重一次是被人从台阶上踢了下来,腿都动不了了。没办法,有些人素质确实不高。 ”蒋淑萍低头叹了口气。
49岁的蒋淑萍长得周正,一张爱笑的脸和极其礼貌的用语,让许多车主对她的印象深刻。这大概和她10年的教师生涯有关。然而,生活的巨变,职业的差异,让她现在,对“尊重”二字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二十多年前,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的蒋淑萍是一位人民教师,穿着赶紧整洁的套装,面带微笑,热爱文学、诗歌,她的“阵地”是中学的讲台。
回想起当年在石河子的教师经历,蒋淑萍露出了笑容,“当老师好,很有尊严,受人尊敬!”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蒋淑萍的爱人因工作调动,夫妻二人从石河子来到乌鲁木齐,进入一家国营企业,蒋淑萍从教师变成了企业职工,她的爱人是这家企业的中层领导,然而,这样稳定安逸的生活只持续了6年多,企业于1997年倒闭,夫妻两人双双下岗。
“那时,孩子还小,各方面需要钱的地方很多。我啥都干过,保险推销员、摆地摊、保姆,甚至还干过掏厕所的活。”生活最艰难的时候,也有亲朋好友想要接济他们,但她都拒绝了。
现在,惟一的女儿正在内地上研究生,在社区的帮助下,她找到了这份收费员工作,一个月可以有1500元左右的收入。
“其实,只要把面子拉下来,再苦再难,也能找到活路,没什么过不去的坎。”,经历了人生境遇高峰低谷,蒋淑萍的心境变得更加平和。
许多道理说起容易,做起来不那么容易。尤其是干上停车场收费员这个工作后,蒋淑萍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让她感动,有的人让她感到屈辱,“将心比心”是她总结的心得。
“有一次,大冷天的,有个司机看到我,主动把钱递给我,看到我的手上有冻疮,还说‘大姐,带上手套,别冻坏了’,我那天就特别感动,剩下几个小时连冷都不觉得了。”蒋淑萍微笑地回忆。
常常能遇到无礼的车主,有些车主还口出脏字,她气得浑身发抖,也骂不出口,“我毕竟当过老师,骂不出口。再想想其实每个人都不容易,有些车主态度不好,我就换个角度想,他也许遇到了不顺心的事,这么想自己也没那么生气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