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rch 11, 2011

呼啦啦,200名“见习茶工”速度到位

  昨天,本报刊登《想喝地道龙井,欢迎亲自来采》,96068热线爆忙。“30多年前学农住在乡下,主人家泡给我们那杯新茶的滋味,我永远也忘不了。”杭城众多有过学农经历的“采茶工”很高兴能“找到组织”,像伢儿一样兴奋地报名当采茶工。

  因为热线太忙,心急的市民直接网上搜索茅家埠副村主任欧振民的电话,有的干脆中午就开车去茅家埠,直奔茶农家里问情况,或者冲到茶园撸起袖子就要上班。“现在还没有茶叶新芽,等4月5日左右,才需要大量采茶工帮忙。”茶农老张笑呵呵地说。

  “大家数了数,最少有200位‘见习采茶工’报名,还预定去了几百斤茶叶。”村里早传开了这个消息,茅家埠村民老朱笑得合不拢嘴:“一定给特别优惠的亲眷价。”

  杭州卷烟厂分工会主席曹女士就带领了几十号人的团队报名:“我小学五六年级时曾经到灵隐二队学农采茶,是熟练工呢!我1971年在燎原小学(位于原三桥址直街,现西湖大道)读一年级,今年刚好40年同学聚会,我可以把同学都叫去当采茶工。如果要新手,我们厂不少同事都踊跃要求参加,已经自行准备买草帽、塑料外衣了。”

  “我孙子刚上小学,这回报名,也是想让他体验体验学农的味道。”市民沈玉今年69岁,“我年纪不算太大,记性却不好了。不过想想小时候去茶农家采茶的日子,印象还很深。”

  沈玉初中就读杭州市第五初级中学,十几岁的少女,顶喜欢学农。“同学一起,干什么都乐。每天弯个兰花指采采茶聊聊天,多自在啊。”在哪个村采的茶叶,沈玉已经记不真切。

  只记得全班一块到一个村里,三四个女孩子分在一家农民家。“睡在人家家里,吃也一块儿吃。那时候多少有点娇气,人家家每天就一碗霉干菜、一碗萝卜干,一起住着的几个同学就抱怨,管人家的饭菜叫‘救济粮’。”说着说着,沈玉就有点动情,“现在想想,还挺怀念那几顿‘救济粮’的。那时候,就当是玩儿。农民伯伯也不介意,中午休息了,还给我们泡上杯新茶。那味道,现在也还记得的。”

  “早上采3小时,下午再采3小时。晚上,村子边上散散步,大家就睡了。”说起睡觉,沈玉特激动。“就是这睡觉我记得最牢。把我们安排在鸡窝边上,正宗的鸡窝边上!几只鸡就在我脑袋边上走呢。一人拿点稻草铺一铺,裹上自家带来的小棉被,就困倒了。那个臭啊。”

  上百通来电,一半是希望亲身体验采茶的年轻人,一半是携家带口的“学农采茶工”,另外还有七八位安徽、江西等地的正宗采茶工前来寻找工作机会。这些电话,记者都将整理后送到茅家埠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