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7月以来,欧洲大陆及亚洲多国持续遭高温侵袭,7月24日莫斯科气温达到37℃,创下该市128年以来历史同日最高气温,也打破了历史同月最高气温。国际粮农组织指出,俄罗斯正遭受130年以来最严重干旱,有900公顷农地绝收。
与此同时,美国东海岸正遭酷热考验,24日当天,首都华盛顿气温逼近40℃;而中部地区暴雨连场、险情不断。
世界各地多城市出现罕见高温,葡萄牙的里斯本7月5日为39℃,德国的波茨坦11日观测到38℃的高温天气。乌克兰首都基辅的最高气温18日更是创下自1881年来的新高,达到了35.3℃。
日本气象厅则宣布,日本近日进入了日气温35℃以上的“猛暑日”——这是自2007年开始使用的气象新名词,特指地球温室化给都市带来的高温效应。“猛暑日”在逐年增加,从1999年到2008年有400天,是30年前的4倍。2010年,“猛暑日”的煎熬继续保持上升势头。
中国气象局数据显示,中国在南方遭受连日暴雨袭击的同时,有多个省区市遭高温炙烤,局部地区最高气温达42℃以上;7月以来,北京已有10天出现超35℃高温,超过常年北京整个夏季平均高温日数总和,成为10年来高温天数最多的一个7月。
在北半球各国先后遭遇“集体高温”之际,在人们印象里很少与“严寒”挂钩的南半球国家,却纷纷遭遇数十年不遇的极端寒冷天气。秘鲁亚马逊流域遭遇过去3年来最冷冬季,多年罕见的寒冬使南美洲多个国家电力紧张、天然气供应短缺。截止到7月22日,寒流天气已导致至少175人死亡,数以千计的牲畜被冻死。气象部门预测,这种低温天气仍将持续数日。
一系列疑问由是产生:为什么南北半球会同时出现极端天气?地球到底怎么了?中国为什么会相继出现暴雨、高温天气,以至于“夏日消融,江河横溢”?未来的抗灾减灾形势会怎样?
高温“祸首”为谁
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研究员7月28日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大气环流的暖性高压系统长时间稳定维持是近期北半球极端高温事件的主要成因。
据介绍,6月以来,除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外,我国其余大部地区均出现了35℃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东北北部、华北中南部、新疆南部等地超过38℃。全国共计有258个观测站日最高气温达极端事件标准,其中44站突破历史极值;新疆托克逊(48.0℃)、吐鲁番(47.6℃)、鄯善(45.5℃)等3站日最高气温超过45℃。同时,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南部、华南等地共有74站连续高温日数达极端事件标准,其中7站突破历史极值;海南昌江连续高温日数达36天。
6月以来,全国平均高温日数为5.6天,较常年同期偏多1.7天,其中黑龙江平均高温日数均为近50年来历史同期最多,内蒙古、云南为历史同期次多,山西为历史同期第三多。截至7月29日,今年我国共出现四次较大范围的高温天气过程,分别出现在6月14日至22日华北地区南部、黄淮、西北地区北部,6月23日至29日东北地区中北部及内蒙古、新疆等地,6月27日至7月7日华北、黄淮、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大部地区,7月18日至今,江南大部、华南东部、西北西部、华北等地。其中第三次过程覆盖范围最广,特别是自7月2开始,连续5天全国将近有四分之一的区域为高温天气所控制。
分析高温天气的成因,宋连春认为,首先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高温事件响应突出。他说,近百年来,全球地表平均气温上升了0.74℃,我国气候变暖的趋势与全球基本一致,1909年至2008年,我国地表平均气温升高了1.1℃。高温事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尤为突出,极端高温事件趋多趋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特别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极端高温热浪事件更是频繁发生,呈现出强度大、频次高、范围广的特点,部分地区甚至年年遭受高温热浪袭击。欧洲极为罕见地在2003年、2006年和2007年接连出现高强度的高温热浪;美国在过去近10年内出现的创纪录的高温日数,是创纪录的低温日数的2倍以上。
其次,副热带高压的异常强盛和高压晴空区太阳强辐射,导致了6月以来印度西北部、巴基斯坦、科威特、伊拉克等国家出现高温天气;在中高纬度地区,6月下旬在贝加尔湖以东地区有一个异常偏强的暖性高压脊(暖气团)维持,导致俄罗斯中部及远东地区、我国北方地区出现高温天气;7月份,欧洲大部等高温发生区域为阶段性异常暖性高压脊控制,从而出现严重高温天气。7月中旬以来,控制我国华北、西北地区的大陆暖性高压发展并长时间维持,阻止北方中高纬冷空气南下,同时来自南方热带海洋的暖湿空气,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侧北上,导致上述地区出现高温高湿的桑拿天气。
对于南美出现的严寒天气,接受本刊采访的气象专家解释说,当前正值南半球隆冬时节,来自南极的强冷空气途经东南太平洋频繁袭击秘鲁,导致这一地区最近10余天出现严寒天气,秘鲁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已降至多年罕见的低值,南部一些地区的气温甚至降到零下23℃,一些地区的低温创下了近50年的极值。加之该国为不发达国家,存在大量弱势群体,加重了灾害的发生。据悉,秘鲁全国已经有数百人被冻死。
中国成为新的高温频发地
有关气象专家介绍,在全世界范围,有些地区或国家比较容易受到热浪的袭击,像印度、巴基斯坦等热带、副热带地区就是典型的高温热浪灾害频发地区,每年都有数千人因热浪袭击致死。但近年来,我国以及欧洲、美国、日本等原本较凉爽的中高纬度地区,天气也日趋炎热,极端高温事件增多,逐渐成为新的高温频发地区。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7年发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过去50年中,强降水、高温热浪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不断增多增强的趋势,预计今后这种极端事件的出现将更加频繁。
该组织的最新预估结果显示,到2050年我国年平均气温可能比上世纪后20年升高1.2℃~2.0℃,到本世纪末可能升高2.2℃~4.2℃;北方增暖大于南方,冬春季增暖大于夏秋季。全国降水量虽有所增加,但北方降水总量增加幅度大于南方,南方大雨日数增加。极端高温事件可能更为频繁,部分地区夏季炎热日数可能增多,暖冬与热夏的频次可能增加,强降水事件增多,台风和强对流天气可能更强,冬季寒潮将可能继续减少。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王永光告诉本刊记者,持续高温超过了人体的耐热极限,就会导致疾病发生或加重,甚至死亡,动物也是如此。另外,高温热浪往往使人心情烦躁,甚至会出现神志不清等现象,容易造成公共秩序混乱、事故伤亡以及火灾等事件的增加。高温还会使用水量、用电量急剧上升,从而给生活、生产带来很大影响。同时,高温增加了土壤中水分的蒸发,对一些地区的土壤墒情不利,对作物生长不利,甚至导致农作物减产;高温过程还会加剧干旱的发生发展,森林发生火灾的风险增大。总之,这种灾害性天气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务必高度重视。
有关专家指出,在全球变暖过程中,季节性波动减弱,中高纬区域天气波动(尤其是在冷季)也普遍减弱,对应冬季寒潮减弱,极端低温事件减少,冬春季大风、沙尘暴也有减少趋势;而中低纬区域夏季天气波动有变短变强的倾向,夏季局部对流性天气增强,强降水、高温等天气增多。气候变暖正在通过影响一些极端天气或气候极值的强度和频率,改变自然灾害发生发展规律,从而对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据统计,全球气候变化及相关极端气候事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过去40年平均上升了10倍。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交互影响
持续2个多月的南方暴雨接近尾声,但对暴雨成灾的原因众说不一,有的说“大旱之后必有大涝”,有的认为是生态遭到严重破坏所致,有的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主因。
宋连春对本刊记者说,“从去年开始我国的气候是比较异常的。从去年秋季开始西南持续干旱,很多地方的降水量之少破了当地极值;东北华北低温明显;入春以后南方持续暴雨,14次大的降水过程,造成江河水位上涨;从梅雨期看,入梅时间晚,出梅时间也晚,但降雨集中,造成的洪水灾情比较大。据不完全统计,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已超过去年全年人数。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
宋连春分析认为,天气气候异常是导致暴雨成灾的主要原因,而造成今年入汛以来气候异常的原因主要是受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造成大气环流异常,来自热带地区的暖湿气流强度较常年偏弱,同时影响我国气候的关键环流系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位置较常年平均状况偏南300~400公里,有利于冷暖空气在长江以南地区交汇,形成较强降水,造成雨涝、洪涝灾害几率比较大;随着厄尔尼诺事件在春末结束,以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向北移动,雨带北抬到长江以北地区,南方的洪涝减弱;同时西太平洋热带地区对流活动逐渐增强,7月份台风活动明显较此前增多。“南方发生的14次强降水很多站点24小时降水量超过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这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繁发生,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系。”
中国气象局提供的资料显示,今年入汛以来(5月1日至7月20日),我国天气气候异常,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气象灾害突发性、极端性和并发性突出,影响范围广、损失程度重。
与常年同期相比,江南大部、华南地区东北部降水量偏多3~5成,江西东部和福建西部局部地区偏多5成至1倍。长江流域区域平均降水量为521.1毫米,较常年同期(454.3毫米)偏多14.7%;淮河流域区域平均降水量为322.5毫米,较常年同期(379.6毫米)偏少15.0%。
今年雨情的主要特征:一是强降雨区域和降雨期集中,过程累计雨量大。入汛以来的强降雨主要发生在江南、华南等地,主要降雨区平均降雨量达825.4毫米,为历史同期第一位;二是雨带北进缓慢,阶段性强;三是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影响严重;四是台风生成偏晚偏少。2010年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上第一个热带气旋起编时间为3月24日,比常年(3月8日)偏晚16天。今年以来(截至7月20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3个热带气旋生成,生成个数比常年同期偏少3.7个;有2个台风登陆我国,接近常年同期,初台登陆时间较常年(6月29日)偏晚17天。
宋连春认为,随着雨带北移,今年北方汛期正常来临,目前已有4次降雨过程。总体上看,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西北偏多,暴雨突发性强,强度比较大,容易造成一些河流出现险情,如陕南渭水地区,22日、24日两次强降水,累计雨量非常大,华阴、潼关、洛川等地突破196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极值,灾害损失严重;辽河地区从19~22日出现区域性大暴雨过程,铁岭、开原、西峰等地日降水量都突破1951年有观测记录以来最大值;淮河上游15日以来降水集中,累计雨量很大,21日王家坝水位已超过警戒水位,出现险情。
宋连春强调,“北方目前是防汛关键地区,北方降水总量与常年同期相当,但降水分布不均匀,强度大又比较集中,容易产生灾情,防汛抗洪形势十分严峻。要高度重视,及早作出安排。”
7月28日,因受暴雨影响,吉林省吉林市的永吉县城全城被淹,到上午11时左右县城水深已达3米。此外,吉林省桦甸市、磐石市等地区交通、通讯中断。吉林市松花江水位也急剧上涨,位于市区附近松花江上的温德桥已告急。
七至九月是台风活跃期。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表明,厄尔尼诺事件在今年5月结束后,热带中东太平洋迅速向冷水发展,7月进入拉尼娜状态。受拉尼娜影响,未来一段时间,台风生成个数可能增多,秋汛形势也不容乐观。
王永光介绍说,一般情况下,进入拉尼娜状态后,台风的生成个数可能会增多,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可能也会有所增多。但是,拉尼娜对于台风的强度和登陆路径是否会有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监测。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北方9月至10月秋雨出现偏多的形势。在拉尼娜背景下,更易造成我国西北、华北等地秋季的降水增多。由于入汛以来,西北等地已经出现强降水,秋季降水偏多可能使上述地区的防汛形势不容乐观。
启动全球变化研究国家计划
受访专家表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大气环流特征等也会发生相应变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有“常态化”趋势,亟须把防御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摆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位置,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水利部副部长刘宁7月2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截至7月20日,由于部分城市遭遇强暴雨袭击,引发城市严重内涝,100多个县级以上城市进水;全国有6座小Ⅱ型水库垮坝,上千座水库不同程度发生险情……这无疑给未来的城市建设敲响了警钟:单纯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单纯追求GDP是不行的,要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发展思路,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其出路就在于加强技术创新,加大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度。
“城市建设必须着眼长远、科学规划、统筹设计,科学防灾设防。就城镇建设来讲,要适应气候变化的特征规律,在气候上进行可行性论证。”宋连春指出,“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国家,又是天气气候非常复杂、地形地貌非常复杂的国家。可以说,没有哪个国家像我国这样横跨多个气候带、气候区,也没有哪个国家像我国地理海拔差异这么大,东西差异、南北跨度这么大。因此,科学地防灾减灾,非常重要。”
他呼吁建立气候可行性论证、气象灾害评估制度,逐步健全完善法律规章制度建设。
据本刊记者了解,今年7月初,中国已正式启动“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针对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优先领域和关键问题,部署了一批项目,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研究,以期全面提升我国全球变化研究的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维护国家权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