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ugust 25, 2010

深圳特区30年从科技沙漠转变成创新先锋(组图)

深圳特区30年从科技沙漠转变成创新先锋(组图)
  30年间,深圳经济特区从创新资源极度匮乏的“科技沙漠”,成为第一个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

深圳特区30年从科技沙漠转变成创新先锋(组图)
深圳把“高交会”搭建成为创新成果交易、创新资源交流的平台。

深圳特区30年从科技沙漠转变成创新先锋(组图)
深圳现已建立了官、产、学、研、资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

深圳特区30年从科技沙漠转变成创新先锋(组图)
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深圳经济发展的第一支柱产业。

  今天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纪念日。

  站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回望,人们很难想象,30年前的深圳只是一个小小的渔村,近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2名工程师:一名是兽医,一名是修拖拉机的。

  30年间,深圳从创新资源极度匮乏的“科技沙漠”,成为第一个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深圳是如何走出一条科技创新之路的?

  回顾深圳30年创新之路,我们发现,几乎每隔几年,深圳都会遇到一次或大或小的“前途危机”,面临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的选择,也都会引发对特区发展前途的讨论。事实上,深圳的自主创新道路,就是伴随着这些危机和选择不断深化。

  深圳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认为,深圳在发展过程中比国内任何城市都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深圳走自主创新道路是客观现实逼出来的,深圳之所以能够在经济发展模式面临危机的重要关头找到出路、在经济结构发生重大调整的关键时刻走出困境,关键就在于深圳尊重客观规律,选择了符合客观规律要求的发展模式,制定了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产业发展规律和科技创新规律要求的政策。

  高瞻远瞩善创新 30年实现三次华丽转身

  30年来,深圳经济特区的产业结构经历了三次成功转型,实现了“三大转变”:从传统产业为主导到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转变,从生产经营的小型化、分散化到规模化、集约化的转变,从受托加工到自主生产和自主研发的转变。

  “只有走自主创新道路,才能够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减少资源、能源消耗,提高科技、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和资本的使用效率,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才可以获得发展的资源、扩大发展的空间、赢得发展的优势。”深圳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

  经过30年的发展,深圳经济特区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产业、物流产业和文化产业四大支柱产业,四大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了60%,其中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深圳经济发展的第一支柱产业。

  1991年,深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仅22.9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约8.1%;2009年,深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为8507.8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4.9%。

  从1991年到2009年,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年均增长38.9%,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1992年的12.2%上升到2009年的50%以上。

  2009年,深圳高新技术产品实现增加值2611.15亿元,占本地GDP近1/3。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深圳市的第一支柱产业,对产业、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直接贡献。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发布的《2009—2010年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和《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09年深圳在全球500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指数评价中排在第71位,在内地名列第三,并连续4年列内地城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的榜首。科技创新对提升深圳的城市竞争力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敢为人先勇创新 从“三来一补”跨向高新科技产业

  上世纪80年代,建立初期的深圳经济特区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依靠贸易和“三来一补”来料加工业,经济和社会资源高度集中在贸易、金融、房地产三大行业。

  深圳通过承接香港电子工业的转移开始建立“前店后厂”式产业垂直分工为特征、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主体的电子信息加工业,完成了技术装备、技术人才和产业资本的初始积累,奠定了自主创新的产业基础。

  上世纪90年代初,股市、贸易、房地产出现滑坡,产业资本向高新技术领域转移,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重心发生了重大变化。深圳认识到依靠贸易和来料加工这种模式难以承接产业转移和升级,提出抓住国际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兴起的战略机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

  这一决策导致“三来一补”工业向周边地区迁移,经济增长面临工缴费大幅下降的直接损失。面对激烈的争论和质疑,深圳坚持进行产业转型和升级,使得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配置的重心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重大突破,自主创新活动围绕高新技术领域开始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1994年,深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

  1995年,深圳市提出“科教兴市”,进一步坚持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第一支柱产业的战略定位,在分配制度和人才政策上实现了制度创新的突破,使深圳成为“孔雀东南飞”现象的最大受益者,实现了大规模的创新资源聚集。

  上世纪90年代末,珠三角地区的“外资潮”向长三角地区发生大规模转移,本土的自主创新资源在科技创新规律的支配下,为寻求发展的环境和空间,向创新创业机制完善的地区流动和聚集。

  深圳市抓住这一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契机,于1998年推出了《关于进一步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为科技创新提供土地、资金、税收、财政补贴等优惠,有效降低创新的门槛,推动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扩大创新的获利空间。这就是当时在全国产生轰动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22条”。这一决策,充分发挥了深圳改革开放先行一步形成的体制机制优势,再次吸引了国内外自主创新的资源。

  在这个时期,深圳成功地把“高交会”搭建成为创新成果交易、创新资源交流的平台,创造性地设立了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为成员院校的“深圳虚拟大学园”,扶持院校在深圳设立公共研发机构。此时,本土自主创新型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持续快速增长,使自主创新活动实现了质和量的跃升。

  2000年,深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突破1000亿元,其中一半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自主创新看市场 培育高新产业,打破“四个难以为继”

  进入21世纪,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律出现了新的特点,从上世纪80年代的产品转移、90年代的产业转移变成以制造集中化、研发分散化、采购区域化的“定单式”、“游牧式”为特征的过程转移。

  高新技术产业的过程转移为深圳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供了机遇,也造成了很大危机。彼时,深圳市人均GDP已经超过了7000美元,经济和社会的形态处于转型期。这个发展阶段既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矛盾的凸显期: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增大,经济增长面临土地、资源、环境、人口“四个难以为继”的硬约束,自然资源匮乏、空间限制方面的“软肋”、弱势开始显现,深圳的发展面临巨大压力。

  随着深圳资源环境等瓶颈约束的加剧、引进外资的增速减缓,再次引发了关于深圳前途和命运的大讨论。

  2006年,深圳把自主创新从科技发展战略、产业发展战略提升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决定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2006年4月,深圳市18个部门整体推出20项配套政策,为自主创新型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绿色通道”,并通过改革政府资源配置方式、优化流程等具体措施,在创新机制、政府采购、财政资助等方面形成协同一致的创新激励政策,力图实现政府资源和公共服务向自主创新型企业倾斜。

  这一年,深圳出台的配套政策共计340条,4.6万字,成为国内第一个一次性推出大范围、大规模、大容量配套政策的城市。

  2008年9月,为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深圳又一次大规模推出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其中,《深圳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是国内第一部关于创建创新型城市的系统性规划,成为全市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推动新一轮创新发展的行动纲领。

  2009年,深圳抓住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密集推出了LED产业、互联网产业、新能源产业、生物产业的振兴发展规划和配套政策,面向未来培育新兴高新技术产业链,优化高新技术产业结构。

  经过30年的探索,深圳建立和完善了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业化为目的、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依托,拓展海内外、辐射周边地区,官、产、学、研、资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形成了“四个90%”的鲜明特色,创造了“四个为主”的鲜活经验:一是以企业为主体,集中体现在“四个90%”,即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在企业,90%以上的研究开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职务发明中的专利出自于企业。二是以市场为导向,直接将研发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从而产生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是以政府推动为主动力。政府积极主动地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良好条件,突出重点,抓战略导向、政策实施、环境营造和分类指导。四是引进与创新相结合,以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

  创新总动员 从2名工程师发展到25万名科技人员

  30年前的深圳,只有2名工程师:一名是兽医,一名是修拖拉机的。

  截至2009年底,深圳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已有98.58万人,其中具有中级技术职称以上专业技术人员34.38万人。在全市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12.94万的从业人员中,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约25万人,博士有4000人,硕士有7.3万人。

  30年前,深圳不论是从事基础研究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还是从事应用研发的企业,都寥寥无几。在创新基础比较薄弱、创新资源比较缺乏的条件下,深圳依托改革开放先行一步形成的体制优势,逐步建立起了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绿洲”,按市场化原则培育、整合创新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使深圳涌现了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造就了一支富于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和技术专家队伍,拥有大量技术专利和一批自主品牌。

  近5年,深圳累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36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162项。其中,华为公司的TELLIN智能网系统和深圳大学的S2150型超高速等待式分幅摄影机分别获得了代表国家科技创新最高荣誉的“国家科学技术一等奖”和“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深圳市政府完成的“深圳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特等奖。

  与此同时,深圳也成为国内知识产权的“高地”。近年来,深圳专利申请量保持30%以上的快速增长。2009年深圳市国际专利合作协定(PCT)专利申请3800件,同比增长40.3%,占全国年申请量的47.5%,申请量连续6年蝉联全国第一。其中,华为公司PCT申请2059件,申请量排名全球第二;中兴通讯PCT申请1520件,增长量排名全球第一。截至2009年底,深圳专利申请总量累计212642件。

  截至2010年2月,深圳拥有有效注册商标9万多件,自主品牌产品8万多种,形成了年销售额超100亿元的自主品牌7个,年销售额超50亿元的自主品牌10个,超10亿元的自主品牌30多个。

  创新接力赛 形成大、中、小三层次企业创新梯队

  2009年,深圳市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296.56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到3.62%,远远超出了全国1.62%的平均水平。这个水平相当于世界R&D投入强度排名第二的瑞典在2007年时的水平(3.60%),体现了深圳作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显著特征。

  深圳不仅对自主创新“舍得投入”,而且注重培养自主创新型的企业梯队。从1980年到2009年,深圳市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从241家发展到8101家。截至2010年5月底,深圳上市公司共计227家,其中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的民营企业共57家,占两个市场总数的11%,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1998年,深圳仅有125家高新技术企业(市级),其中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超亿元的只有51家;2009年,深圳已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44家,数量占全国4%,是广东省的31%,高新技术企业(市级)更是达到3068家,全市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的企业超过3万家。

  深圳在计算机及外设制造、通信设备制造、充电电池、平板显示、数字电视、生物制药等产业领域形成了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目前深圳已形成大、中、小三个层次的创新企业梯队:华为、中兴、中集、比亚迪等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已经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和全球影响力的跨国经营企业;腾讯、迈瑞、创维、大族、研祥、海普瑞、金蝶、宇龙、同洲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已经成为行业龙头;迅雷、华大基因、芒果网、国民技术、中青宝、微芯生物等一大批中小型科技企业已经成为自主创新的中坚力量。

  与此同时,深圳培育出高新技术产业的“高产田”———深圳高新区深圳湾园区。这片11.5平方公里的园区仅有14年的历史,园区面积仅占深圳的0.6%,但就在2009年,高新区深圳湾园区创造了占全市16.47%的工业总产值和17.49%的工业增加值。按照高新区规划面积11.5平方公里来计算,每平方公里创造工业总产值221.80亿元,创造工业增加值52.12亿元,创造税收12.03亿元。

  创新蓝图 10年后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城市

  深圳正处于新一轮发展的关键时期。未来的深圳经济特区将如何继续科技创新之路?

  “到2015年,深圳将建成若干高水平研究生院和大学,聚集一批高水平研发机构,拥有一批国际化创新型领军人才,形成一批跨国创新企业,建成国际化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创新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城市创新体系基本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在创新投入、创新应用、创新成效、创新环境等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成为我国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及产业化的重要基地和区域创新中心,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深圳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到2015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全市生产总值5.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60%以上,每万人口年度专利授权数量32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产值40%以上。

  围绕《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所确定的总体目标,深圳积极落实《深圳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2008—2015)》,继续把自主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以提升国际竞争力为目标、以实现科学发展为根本、以聚集创新人才为关键、以产业创新为重点,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全面创新,把深圳建成创新体系健全、创新要素集聚、创新效率高、经济社会效益好、辐射引领作用强的国家创新型城市。

  具体而言,深圳将加强研发载体建设,规划布局若干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基础设施,提升源头创新能力,构建支撑有力的城市创新体系,加强产业载体建设,大力拓展科技创新发展空间,着力形成以“高端化、集群化、总部型、创新型”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同时,加快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源向科技创新倾斜,着力打造科技创新人才高地,积聚创新型高层次专业人才,继续优化科技创新政策,着力保持政策制度优势。

  “到2020年,深圳的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全市生产总值将达到7%以上,城市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拥有一批国际化创新型领军人才,聚集一批高水平研发机构,形成一批跨国创新企业,建成国际级创新中心和高技术产业基地,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城市。”深圳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未来,深圳生物、互联网、新能源三大产业的产值规模将达到6500亿元,深圳将成为世界知名、国内领先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成为我国乃至东南亚地区互联网产业发展的领先城市,成为国家新能源产业重要基地和低碳经济先锋城市。

  撰文马芳摄影鲁力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