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下午,原安徽省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国家一级演员李泰山先生做客新安百姓讲堂,给大家奉上了一道关于徽班、徽剧、徽调、徽戏及其表演艺术的文化大餐。在讲课过程中,李泰山还不时唱上一段原汁原味的徽剧,让在场的听众们听得津津有味。
讲课过程中,李泰山不时唱上一段徽剧。
>>>关于徽剧
博采众长自成一家
>>>关于徽调、徽戏
据李泰山介绍,徽剧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是我国较为古老的剧种之一。它早期形成于徽州、池州、安庆、桐城一带,是在青阳腔、昆山腔和俗曲等的基础上,多方吸收明末清初流行的优秀戏曲艺术逐渐发展起来的。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徽剧曾起过继往开来的作用,不仅京剧是在它的基础上演变形成的,而且中国40多个地方戏曲剧种都与它有着悠长的历史渊源,在明清时期的影响几乎遍及全国。
新中国成立以后,青阳腔和徽戏已经濒于失传。为了抢救这两个古老剧种,安徽省政府于1956年正式组建了“安徽省徽剧团”。省内外戏曲专家经过大量的历史考证和研究之后,认定徽剧的概念已经超出了原徽调、徽戏的范畴,实际上已同川剧、湘剧、赣剧等古老剧种一样,融高腔、昆曲、乱弹于一体,又因徽调的主要声腔产生于徽州、安庆一带,故称为徽剧。
所以,徽剧是在汇集融合各地方剧种艺术精华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以唱、念、做、打、舞为中心的戏剧剧种。比如,在服装和人物造型上,它既融合了昆曲、秦腔、弋阳腔、京剧之长,又对古代绘画、雕塑中的生动形象加以摩拟和发展,使舞台上的人物服饰和造型更为生动鲜明、艳丽多彩。在表演技艺上,将昆曲的委婉典雅、柳子的粗犷豪放、川剧的武技特色、京剧的程式化表演及徽戏特有的艺术风格等糅合在一起,并吸纳了民间杂技、武术等表演技巧,形成了一套程式化、舞蹈化、音乐化的表演体系。
李泰山特别指出,武打技艺是徽剧艺术的主要特色,分为把子、档子等几百种套路,武打的程式专用作舞台上两军对阵或持刃格斗的情节。
二黄声悠大戏扬名
李泰山说,徽调在清代是泛指徽班中演出的吹腔、拨子、二黄等声腔。吹腔产生于安庆、石台一带,它抒情委婉,优美动听。拨子则高亢激越,悲怆凄凉。二黄让徽班名扬天下,它深沉浑厚、激越高昂。二黄形成之后,一跃成为徽调的主体,后来成为京剧声腔的基础,而且还成为推动京剧从徽班母体中脱胎而出的重要标志。
徽戏,顾名思义过去是指徽班演出的徽调的戏,早期称为枞阳腔、安庆梆子。徽戏名称的出现,是由于徽班发展到多种腔调以致无法尽其所称时,便以徽戏冠之。早期在安徽本地流行时,徽戏叫“大戏”,以区别于其他的民间小调。徽班到外地演出时,人们因它来自安徽,唱的是地道的徽调,包括剧目、语音的与众不同以及富有独特的表演风格,故以徽戏称之。
>>>关于徽班
徽商崛起徽班兴起
谈起徽班,人们都知道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的故事。李泰山说,事实上,徽班这一名称早在明代中叶就开始流传于世。明清两代,徽商遍及全国,徽班的不断涌现与徽商的大力扶持是分不开的。徽商的一个最显著特点就是儒贾不分,或者士而兼商。随着徽商经济实力的增强,他们对文化艺术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一些侨居南方商务繁华之地的徽商巨富,拥有私人的徽班和戏台。据史料载,汤显祖的《牡丹亭还魂记》脱稿不久,徽州商人吴越石的家班就一字不遗地以昆腔奏之场上。
明嘉靖年间,徽州腔、池州腔形成,它们合称为“徽池雅调”,风靡大江南北,徽班从此日益壮大起来。明朝王骥德在《曲律》中曾感叹:“今则石台、太平梨园(指徽班)几同天下,苏州(指昆班)不能与角什之一二”。这足以说明当时徽班的盛况。
明末至清乾隆年间是徽商的黄金时代,也是徽班的全面繁荣时期。乾隆时期所称的徽班是指以安庆、潜山一带艺人为骨干组织的班社,声腔主要以吹腔、拨子、二黄为主,同时也兼唱昆曲等外来腔调,所以具有南北兼容、雅俗共赏的特点,因此赢得了“安全色艺最优”的美称。从此,徽班以一个独立的剧种——徽戏扬名天下。乾隆时期徽班中很多著名艺人来自石牌,故历史上又有“无石不成班”之说。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以高朗亭为首的三庆徽班应召进京演出,徽班从此全面繁荣。乾隆至道光年间,当时京城内戏班演出必有徽班。在诸多进京的徽班中,又以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影响最大。被称为“京剧鼻祖”的安徽潜山人程长庚博采众长,大胆变革,推动了徽班向京剧的嬗变,在中国京剧史上铸起了一座丰碑。
>>>展望徽剧
薪火相传定能中兴
李泰山对大家说,徽剧有过辉煌的历史,然而由于诸多历史原因,它自清末以来逐渐衰落。不过,从一个剧种的局部来看,徽剧直至目前仍然面临着困境,不容乐观。从中国戏剧的全局来看,它又是绵绵不绝的,京剧和很多地方戏剧仍然保留着徽剧的剧目和演唱艺术。
李泰山表示,只要中国戏曲艺术长期存在下去,徽剧的生命之火就不会熄灭。徽剧联系的是安徽的历史,积淀的是安徽文化,反映的是安徽地域民俗、民情,寄托的是安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在安徽文化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民族性、地域性、继承性和独特性。
李先生认为,徽剧是安徽的文化名片,随着安徽文化强省战略的实施,它一定能迎来“衰中有兴”的新时期。
现场听众听得津津有味。
吴安川 徐娴 本报记者 江婷 向凯/文马杨/图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