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泥石流报道
南都周刊记者 李继锋 实习生 李蔓倩 甘肃舟曲 报道
“活着,还有这么多事情要做。”
8月16日21时,被网友称为“报道灾情第一人”的“Kayne”(本名:王凯)发了一条微博(http://t.sina.com.cn)。在连续上传300多条有关舟曲泥石流的微博之后,现在,他终于可以停下来,收拾行李,返回重庆继续求学。此刻,舟曲的生命救援已接近尾声,街道的清淤和堰塞湖的泄洪正在紧张进行。
相比那些从远方而来的记者,在8月7日泥石流冲毁这座城市的最初时刻,这个年轻人利用微博,第一时间打破封锁,让外界知道这场可怕的灾难。而接下来的的9天里,他背着一台便携式相机,手里拿着一部老式手机,在灾区一处处即将坍塌的废墟,向外界传递灾情。
“‘Kayne’在微博披露舟曲泥石流灾情,既可以看到他用简洁白描的语言勾勒灾情的惨状,并配以震撼的图片,又有他对泥石流成因的分析,以及对环境的忧虑,从此次传播特点来看,公众在参与传播中,可能形成话语精英,从而形成一批真正的‘自媒体’。”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张志安博士,一直关注着王凯的微博灾情报道,并给予积极的评价。
而这个评价,对于王凯来说,不失为一种声援,而1万多粉丝的关注,也让这个少年感受到被关注的力量。
8月7日夜里10点许,街上的嘈杂声打破了山城舟曲的宁静。
滚滚的雷声在山谷中回荡,闪电照亮了远处的山头。此刻,住在老城区的王凯还没有入睡。“街上像是有人在吵架,而且声音越来越嘈杂,雨下得并不大,我就昏沉沉睡去了。”到了8月8日零点多,正在酣睡的王凯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王凯妈妈赶紧开门,门外站着一个浑身淋湿的人,这个亲戚朝他们急促地喊道:“赶紧撤离,水要淹过来啦!”
王凯往窗外一看,水已经漫到二楼,楼下的大货车只剩下车顶。王凯一家匆忙转移到了六楼,发现六楼邻居家近百平方米的房间里,已经挤进了二三十个人。
此时2010年8月8日03:23,细心的网友发现一个名叫“Kayne”的网友,在新浪微博上,发出一条19字的讯息:“水灾、停电,几乎一幢楼的人们都围在这烛火旁。”同时,他的微博上还贴出了一张照片:微弱的烛光在黑暗中摇曳。
这个微博显示的地址是“舟曲”。就在这个微博发出的三四个小时前,一场特大泥石流覆盖了半个舟曲。“Kayne”微博发出后,立即有数名网友开始转载、评论。
“Kayne”的真名叫王凯,甘肃宕昌县人,从小在舟曲的外公家长大,直到初中毕业。这个重庆理工大学英语专业的大三学生,8月2日刚从重庆回到外公家度假。那个黑色凌晨,和所有舟曲人一样,他并不知道这个刚刚在汶川地震中遭受过摧残的小城,会遭遇到灭顶之灾。
事后王凯回忆,那时候山城舟曲已经停电,外面漆黑一片,山洪泄下的巨响偶尔夹杂着数声凄厉的喊叫声。六楼的邻居从抽屉里找出了一根蜡烛点亮,微弱的烛光照着一张张惶恐无助的脸。有人不停地给县城里的亲戚朋友打电话,信号时断时续,但外面的情况不明,谁也不敢贸然走下楼去。
天一亮,王凯一家转移到了在县城地势较高的亲戚家。站在高处,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道路都淹在水里,北面的村庄被黄褐色的泥浆整个覆盖,远处传来了凄厉的哭声。
王凯回到被淹没的家,拍了照片,陆续发了几条微博。他不知道这几条微博,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但几分钟后,微博开始被数十名网友转载。几小时之后,转发人数突破了5000名。网友们都为照片中那淹没到二楼的积水揪心不已。
相比博客等媒介,微博正成为个人传播最及时的信息发布平台,而不断壮大的群体,使得这种传播效应不断放大。根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调查显示(2117人参加),69%的人关注微博,25.6%的人已经使用微博,43.4%的人正打算用。
新浪给王凯的微博顶置,吸引了全国更多网友的关注。他们通过王凯的微博,时刻关注灾区情况的变化;他们留言建议王凯多留意受灾细节,比如幸存者的生活,以及救援工作的进展,还有灾民此刻的所需。
有记者开始给王凯留言,并在微博里呼吁同行前往灾区采访。8月8日17:57,王凯在微博里正式回应道:亲爱的,我就是舟曲人,现在就在舟曲。
“现在熟人见面的第一句话便是‘家里还好么?’ 有的回答让人欣慰,感叹生者的幸运;而有的回答,却是一个个悲惨的故事。”王凯的微博打动了许多人,远在加拿大多伦多读书的26岁网友王雪就是其中之一。
“理科生文字虽然简单,但直白明了,仿佛身临其境,每次登录微博心灵都会受到震撼。”王雪感慨道:“其实,舟曲灾情不只是全国网友关注,我们通过微博也可以及时了解。”
“舅舅和舅妈一早就去挖舅妈的家人,现在还没有回来。” 8月10日18时,王凯在微博记录道。
死亡,对于19岁的王凯来说,是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现实。他的一个亲戚,家里5口人全被泥石流掩埋,以前对尸体忌讳的他,会担忧地想,“他们的尸体谁来认领?”;他所经过的街道,随处都是哭喊声,一个女人在质问:“老天啊,不长眼的老天!”,他说,现在才知道酸楚是什么样的滋味……
自从转移到地势较高的住所后,白天大人都在参与救援,而王凯和15岁的表弟承担了所有家务。每天清早,他们要提着四个大水桶去水源处背水,还要领取救灾物资,照顾只有2岁的小表弟。
8月12日,王凯和家人转移到舟曲300公里以外的卓尼县。本想留在舟曲继续报道的王凯,在父母规劝之下,放弃了计划。
王凯的外公是舟曲县林业局老干部。外公时常会跟他说,以前上游下暴雨,白龙江里冲下来数不清的木材,林业局是当时“油水”肥厚的单位。不知什么时候起,江里再也没出现木材,林业局也衰落了。
“这几天我不禁在想,是不是经济落后使家乡的人们靠天吃饭,乱砍乱采(伐),最终酿成了这一场天灾呢?如果是,那这一场灾难究竟应该归咎于谁?”8月13日21时,离开灾难现场的王凯,依然通过亲戚关注灾区,而此时,他能做的只以一个19岁大学生的视角,来反思灾难的发生。“他们的山绿树葱郁,而我们这儿没有大树,只有那种小树、灌木。还是经济落后的缘故,农民没有烧的东西,人们不得不去这么做,形成一个恶性的循环。”
8月15日,是全国哀悼日。王凯死缠烂磨,终于获得父母的批准,重回舟曲。“希望这次我真的能够做些事情。”
他去了挖掘的现场,微博记录了灾难的惨状。他表哥的朋友那对被掩埋的双胞胎,其中弟弟被挖出来。根据现场推测,孩子在泥石流来临那一刻,躲进了衣柜里,他的手上,还拿着家人的身份证,还有一串佛珠。
在舟曲,王凯找到了奋斗在一线的同龄人,显得很兴奋,很多军人都是90后。“90后其实不是大家印象中的脑残、非主流,我相信我们都是有思想有上进心的一代,并且已经成为了社会的重要群体。”王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真地说,“几零后,只不过是人们草率地贴在每个时代的人身上的标签”。
8月9日,这一天,王凯配备了一台便携式的数码相机,微博里开始出现清晰的照片。“街头到处是抢险的军民”、“解放军救援人员免费供应大饼”、“一家超市在我到达的前几分钟,刚刚从这里抬出一具尸体”,这样图文并茂的微博陆续发出,寥寥数语,勾勒出了灾区令人震撼的惨状。
这一天,王凯更新了数十条舟曲现场救灾的图片和文字,微博粉丝已突破1万名。他的上网流量耗尽,话费打完。热心的网友帮他充了话费,让他继续发送现场情况。
无论是广东公安用微博滚动发布人质劫持事件的解救过程,还是南京“7·28”地下管道大爆炸,以及此次的舟曲泥石流灾情披露,张志安说,“这些突发事件的微博传播,基本形态特征都一样:记者或者公众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发布消息,发挥其滚动直播、公众参与、民意监督的多重功效。”
张志安认为,此次舟曲泥石流灾害报道,微博凸显出三个特点,即私传播、快直播和众监督。
所谓“私传播”,即是灾难现场的亲历者与大众传媒的记者拥有同等的传播权,可以通过个人微博来进行实况报道甚至直播。危机事件报道的话语权,逐步“去中心化”。而“快传播”,即通过微博,不少现场做报道的记者在通过自己所在媒体正式发稿前,都即时在微博上进行更新发帖发图,因此,微博的140个字、手机联网等低门槛的传播技术,充分实现了图文直播救灾进展的可能。
而“众监督”,在张志安看来,则是微博很大的特点,是糅合了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威力,网民以“推”、和“粉”的机制进行参与,快速制造网络舆论。个体可以随时利用微博进行直播,如果不对事实进行确认、多源比较,就很容易导致流言传播,造成不利影响。不过,这恰恰也是微博对传统新闻生产特征的改变:不再是一个组织体系严格把关的结果,而是一个公众、媒体共同互动逐步去伪存真的动态过程。
在微博里,王凯质疑了灾区物资发放的混乱:“之前有关于物资领取和发放的问题,我一直没有说清,因为有一天在我去领物资的时候,看到的不是有秩序的画面,而是人们在一窝蜂的哄抢。”而媒体,在根据王凯的这个所见之后,开始跟进采访。
灾难让王凯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大学生,变成了抗灾“明星”, 对于蜂拥而来的媒体,王凯开始小心翼翼,一方面,他谢绝了媒体与他家人、朋友的接触;另一方面,他也感受到各方压力,包括家人在内,强烈反对他继续报道,反对他接受任何媒体的电话。
“有网友问我为何不去当志愿者。我也想去当,但实际情况并不允许。”坐在舟曲县城的半山腰上,这个19岁的年轻人头发蓬乱,脸色油黄。
面对外界的对他“作秀”的质疑,他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淡然,但显然困扰已经产生。他说:“我只给大家报道我所见所闻,偶尔发表一下个人感想,不代表谁的立场,有人觉得不对,请无视。我不想争辩吵架。”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