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December 20, 2010

甘肃发现存世约千年手抄本《古兰经》

  新华网兰州12月20日电(记者 王艳明)哪个是中国最古老的《古兰经》抄本?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发现的一部不晚于11世纪末期的《古兰经》手抄本,近日被文物部门鉴定为“一级文物”后,引发极大关注。

  “该经书篇幅之长,规格之大,是国内《古兰经》手抄本中非常罕见的珍品。”12月上旬,甘肃省文物鉴定委员会首次对东乡族自治县藏《古兰经》手抄本进行了鉴定,定级为“一级文物”,并对其蕴含的价值进行了评价。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在传教过程中陆续宣布的“安拉启示”的汇集,是伊斯兰教根本经典,随着7世纪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古兰经》逐渐为中国信众所熟悉。

  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过程当中,保留了许多《古兰经》手抄本。过去普遍认为保存于北京东四清真寺,抄写于公元1318年的《古兰经》是中国最古老的《古兰经》手抄本。2004年,经专家鉴定,保存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街子清真大寺的《古兰经》手抄本改写了这一历史,其成书年代更早,可能为公元8世纪-13世纪。

  随着近日东乡族自治县藏《古兰经》手抄本鉴定意见的公布,何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古兰经》手抄本,引起人们的兴趣和关注。

  东乡族自治县藏《古兰经》手抄本用阿拉伯文抄写,牛皮压花封面,内页长38厘米,宽33厘米,每页11行,共536页,所用纸张为撒马尔罕纸,书写颜料为黑色墨汁,彩绘颜色以金色和宝蓝色等为主。由于长期翻阅,经书边缘有磨损或缺失,经书前13页的书法与后面的不同,也没有彩绘,专家认为其在传入中国前已经进行过修补。

  甘肃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在鉴定意见中表示,根据东乡族自治县地方史志及历代保管者口耳相传,这本《古兰经》手抄本是14世纪阿拉伯穆斯林先贤哈穆则从撒马尔罕来东乡传教时带来的,现保存于东乡族自治县坪庄乡韩则岭拱北,该拱北的墓主人正是哈穆则。

  为了稳妥起见,在鉴定过程中,甘肃省文物鉴定委员会邀请考古、纸张研究、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手抄本研究等领域的多名专家参加了鉴定,并对成书年代做出了判断。

  甘肃省文物鉴定委员会最后鉴定认为:“经书所采用的封面风格、彩绘艺术、书法字体及纸均盛于或起始于公元9世纪前后,综合该经书的传承信息、成书及修补的时间差等,初步判断其年代上限为公元9世纪,下限为公元11世纪。”

  甘肃省博物馆研究部副主任李天铭是参加鉴定的专家之一,他说:“通过鉴定,经书的真假问题、基本年代都得到了解决,对于其准确的年代,还需要通过纸张鉴定等科学依据做进一步判定。”

  “从目前的鉴定结果看,可以说甘肃东乡《古兰经》手抄本是中国保存最早的《古兰经》手抄本之一,仅在当地保存就已经明确有600多年,从书法艺术上看,同青海循化的《古兰经》手抄本一样,都是阿拉伯书法‘三一体’,但东乡《古兰经》更加华丽和优美。”甘肃省文物鉴定委员会特邀专家、甘肃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与出版办公室研究员虎隆说。

  东乡族自治县藏《古兰经》手抄本笔墨流畅、遒劲圆通,书法艺术非常优美。为了进一步确定其成书年代,虎隆与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专业副教授张治中一起,将其与收藏在都柏林切斯特贝蒂图书馆目前世界上公认最古老的《古兰经》纸张手抄本之一的部分章节进行了对比。

  “我们逐字逐句地对照分析,惊奇地发现,尽管两者的字体不一样,但字体结构、章法和书法的神韵基本上一致。”虎隆说。

  都柏林切斯特贝蒂图书馆收藏的《古兰经》手抄本以字体闻名于世,是10世纪阿拉伯书法艺术大师伊本·班瓦卜抄写的,他一生共抄写了64部《古兰经》,都柏林所藏是已知仅存的1部,其他的流传到了哪里,并不清楚。

  虎隆和张治中通过比较后,大胆推测,东乡族自治县藏《古兰经》手抄本可能就是这64部《古兰经》手抄本之一。

  不过,甘肃省文物鉴定委员会的鉴定认为,东乡《古兰经》手抄本身世及具体成书年代,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究。该委员会建议,将东乡族自治县藏《古兰经》手抄本送到北京做碳14检测,以确定纸张的具体年代,同时邀请参加过青海循化《古兰经》手抄本的专家对该经书做进一步鉴定。

  据东乡族自治县副县长陈海龙介绍,他已经在上周前往北京,开展碳14检测及邀请专家做进一步鉴定等衔接工作。

  东乡族和撒拉族是中国西部信仰伊斯兰教的两个不同少数民族。虎隆表示,不管最终谁保存的《古兰经》手抄本是中国最古老的,都改变不了他们各自的宗教价值以及对其民族形成发展的见证意义。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