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陈雪莲发自北京 当下最火的网络新词是什么?“给力”毫无疑问名列榜首。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它其实是一个日本词,出自日本搞笑动漫。如果加上宅、御姐、萝莉、控、正太、吐槽……我们似乎已置身第三次日本词“冲击波”中。
据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副教授施正宇介绍,与以往不同,此次日本词“冲击波”呈现出三大特征,一是以动漫语言为主,二是主要停留在口语层面,三是通过网络迅速蹿红。
“给力”的前世今生
通过网络迅速蹿红的日本外来词中,“给力”便是典型。“给力”最先源于日本搞笑动漫《西游记:旅程的终点》中文配音版中悟空的一句抱怨:“这就是天竺吗?不给力啊老湿。”所谓“不给力”就是形容和预想目标相差甚远。而“给力”一般理解为有帮助、有作用、给面子。
该语词的传递者——“cucn201”配音组成员“NG熊王”的这次无心插柳,意外地得到了网民的热捧。随着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足球赛期间被广泛应用,言简意赅而又幽默传神的“给力”或“不给力”,旋即风靡网络。
然而如果仅限于此,那也只是网民的“自娱自乐”。2010年11月10日,“给力”意外地出现在《人民日报》头版标题中(《江苏给力“文化强省”》),引发舆论热议。“《人民日报》太给力”被多重解读,比如大众有创新能力、官方主动亲近网络顺应网络潮流等。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既彰显了网络民意的强大,也体现了社会的进步。2011年“给力”一词登陆春晚,海清和黄海波的小品《美好时代》之后,朱军问大家“刚才的小品给力吗?”台下一片欢呼。
与社会热点密切关联的网络语言“转正”,或将成为不可遏制的潮流。施正宇也认为,“给力”已经被主流媒体和主流话语所接受,或许是它未来入选汉语基本语汇的强信号。
日语影响汉语的三次浪潮
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中国传统汉学惠泽东南亚,殊不知,日本语词进入中国也绝非新鲜事。
据日本大学文理学部中国语中国文化学科教授平井和之介绍,日本外来词大规模进入中国最早是在甲午战争后,当时遭遇挫败的中国人掀起向日本学习的高潮,大量翻译、引进日本书籍,其中“哲学”“文学”“经济”“社会”“革命”等,虽取自中国古典但被赋予了新的含意,这些词后来又“回”到中国被普遍使用。“在中国人看来,这些词虽然有了新的含意,但每个字基本上都保留了原来的意思,所以容易接受。”平井和之说。
施正宇也非常赞同“日本词汇更契合中国母语特点”的观点,“像英语‘Democracy’和‘Science’传入中国时,也有被翻译成‘德先生’和‘赛先生’,可是后来还是被日本词‘民主’和‘科学’取代。”
第二次这样的“出口转内销”则发生在新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国门初开之时,日本再度成为榜样,日本影片、小说等风靡一时,“完胜”“新干线”“人气”“新锐”“友情出演”“不景气”和“充电”等颇具现代意味的词语再度席卷中国。
而最近10年,在全球网络化的巨大推动力下,日本漫画、网游再次令“给力”“御姐”“控”等成了汉语新时尚。
“外来日本词,在明治维新时期,主要是科学词汇,多为书面语言;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主要是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日常生活新词语。第一、二次日本词热潮中,老中青受众都有,覆盖面广,而现在主要是网络和动漫词汇,受众主要是集中在网络上的年轻人。”施正宇分析道。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施正宇质疑这次热潮能否被称作第三次日本词“冲击波”,“毕竟时间太短,相比第一、第二次,这次的日本词是否会随着时间流逝而销声匿迹,是否能在汉语中扎下根来,还需要时间的考验。”施正宇以日本词“幼稚园”被汉语“幼儿园”取代为例,说明日本外来词在中国优胜劣汰的过程。“有些词刚出现时非常轰动,像五四时期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它们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流传至今,但现在这两个词已经不常用了。”
施正宇将语言比作流水,“流到哪儿就会被哪里吸收”。语言中的相互交流是很正常的现象,有时候可能需要主动地有意识地“净化”,但更多的时候,语言处于一种很自然的新陈代谢和自动筛选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把一些外来词吸收进来,将它们尽快汉语化,以符合中国人的表达习惯。”平井和之也认为,“引进外来词本来没什么不好,不过一定要斟酌、筛选,才可以纳入自己的语言里。”
大国乏词应反省
作为语言教授,平井和之偶尔会登陆中文网站,而网上那些如“爆笑”、“写真集”、“汗”等乱七八糟的日语词,常常让他哭笑不得。“这种盲目‘进口’日本词的情况,实在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玷污。”他说。
然而,对于日本词的涌入,国内专家看到更多的是其背后的深层隐忧——中日文化落差,特别是中国文化创造力的落后。
对此,日本问题研究专家、作家王锦思认为,这些年来中国创造新词的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不同步,这体现出中国文化发展方面的一些问题。中国应致力于自身文化竞争力的提升。在唐代,中国词也曾大量进入日本,至今痕迹仍很明显。检讨日本词的大量涌入,不如检讨中国自己文化的创造力为何走向低迷。
相比响亮、上口、形象的“给力”一词,中国自己创造的新词大多没这么阳光、进取,多是“小三”“打酱油”“俯卧撑”和“神马”之类颇具自嘲和无奈意味的网络语。与词汇创造缓慢相映成趣的,是对一些严肃词汇的歪曲、矮化和贬低,比如“小姐”“偶像”和“同志”等。
“词汇的变化,体现出我们理想主义精神正在淡化,除了搞笑、闲扯,缺少更有感染力的新词,正是这种犬儒化的状态,给日本词涌入带来了空间。”王锦思说。
解决文化创造力是一个讨论了多年的话题,如何才能推进?王锦思认为,自信与创造才是解决之道。首先,要从大环境建设入手,减少禁区,让文化创造者有更自由的发挥空间;第二,在文化建设方面要有更多的投入;第三,把握住高端产业。
救救汉语
【作者】平井和之(日本大学文理学部中国语中国文化学科教授)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经济迅速发达起来,吸收了很多国外先进事物,这样就产生了不少新词新义,其中也有日语词汇。但这些日语词不少是简单的“文字搬家”,虽然是用汉字写的,却往往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有的已经失去了汉字原来的意思,根本就“没讲儿”。
90年代初,我在北京呆过一段时间,那时我就惊讶于这种词汇用得如此普遍,特别是在文艺、体育和经济方面,常能见到这些词汇。
文艺方面的如∶实力派(歌手)、演技派(演员)、新锐、友情出演、人气等(“新锐”在日语里也可用于其他方面,意思就是“后起之秀”,我不知道当时在汉语里是否也可用于其他方面)。像“本节目由××公司提供赞助”这样的说法,也是从日本传来的,当时也有像“本节目由××公司独家赞助播出”这样的说法,我觉得这才是地道的汉语。
体育方面的如:折返点(用于马拉松)、安打(棒球);围棋界尤其明显,如中国流、名人(赛)、段、段位、对战等。经济方面如∶(市场)人气、(企业)业绩、业界、内需、不良(贷款)、开发(当“研制”讲)、书屋(其实日语里没有这个说法,日语叫“本屋”。汉语的“书”,日语叫“本”)等。其他方面的也有,如(日本)料理、(上班)族、充电(如“多数青年人认为自己急需充电”)、自信(当名词用,如“我有这个自信”)。
每当看到这些词,我就觉得特别别扭,放着又地道又好听的老词不用,干吗偏偏要用这些奇怪的词呢?说“阴森森的,一点儿人气都没有”可以,“他最近很有人气”是啥意思?说“他最近很受欢迎”不行吗?汉语中“名人”是“著名人士”的意思,围棋中的“名人(赛)”说“棋圣”多好?为什么要说“天津一品科技公司研制开发的第二代背背佳”呢,删掉“开发”照样说得通呀!
不过话说回来,这些“奇怪”的词,有的后来还真被公认了。且看看《现代汉语词典》吧,1978年版的《现汉》未收“出演、段、段位、业界”等词条,而后来出版的辞典却已经收入了这些词。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