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1月份经济运行数据,其中,11月份CPI同比上升5.1%,环比上升1.1%,这一结果超出了此前大多数经济机构和专家的预测。发改委负责人表示,10月份、11月份开始季节性消费相对增加,加之前期食品类价格上涨较快,稳定价格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到位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反映在CPI上仍然是上涨的。
发改委负责人表示,为抑制物价“飞涨”,11月17日国务院召开了第133次常务会议,11月19日下发了40号文件,出台了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16条措施。各地区、各部门从11月20日开始,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的部署,目前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表现在:
蔬菜价格开始明显回落。据商务部监测,11月29日—12月5日,36个大中城市中,有18个城市蔬菜价格下降幅度超过了15%,全国蔬菜价格涨幅11月份比10月份回落了近10个百分点,同期市场供应增加了5.9%。
粮食、食用油价格开始趋稳,面粉价格开始小幅下降。11月22日至今,国家总计向市场投放政策性储备粮油1713万吨,市场供应明显改善。成品粮价格稳中有降,面粉价格每市斤下降了2-3分钱。
生猪出场价连续两周下降。12月1日,生猪出场价为每市斤7.07元,比11月下旬下降了0.6%。元旦、春节期间市场猪肉价格有望基本保持稳定。
粮、油、肉、菜这些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的趋稳,为后期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发改委负责人指出,由于10月份、11月份开始进入冬季,鲜活农产品供应相对减少,季节性消费相对增加,加之前期食品类价格上涨较快,所以反映在CPI上仍然是上涨的。另外,稳定价格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到位也需要一个过程,国务院要求在12月20日前将各项政策落实到位。比如,免收鲜活农产品通行费政策是从12月1日才开始全面实施的。
发改委负责人称,国发40号文件提出的16条措施,有些是中长期的,比如扶持农业生产发展;有些是马上可以见效的,比如免收鲜活农产品通行费,规范降低超市、集贸市场进场费、摊位费,以及加大国家政策性粮油投放力度、向低收入群体发放临时价格补贴等。近期的措施在12月20日之前能全部落实到位,取得明显成效。中长期措施的落实还需要一个过程,比如建立社会保障救助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法规等。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