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南京市白下区太平南路,下班的人们汇成车水马龙。道路两侧,原本枝桠繁茂的梧桐,早已被剃剪成了“光头”,只留下两排光秃秃的树干,树干上用红色颜料涂写的编号格外刺眼。
在过去的两周里,为保护这些梧桐不因修建地铁而迁移,南京市民乃至全国网友发起了一场“保卫战”。在和民意的多次互动过程中,作为决策者的南京市政府,其态度也从最初的“移树”,到“少移”,再到“全面叫停”。
市民追忆法国梧桐绿阴
昨日下午,记者在太平南路太平巷路口南侧看到,这里依旧保留着不少当年繁华的影子,街道两旁随处可见的民国时期建筑、古老的教堂,还有道路两旁整齐、粗壮的法国梧桐。
现在正值冬末初春季节,梧桐还没有开枝发芽,树枝上只是残留着零星的枯叶。然而,即使是这样,在太阳斜射下,两旁梧桐三层楼高的枯枝交织在一起,树阴仍将马路基本覆盖。
然而,就在仅仅一条马路之隔的太平巷北侧,太平南路却已是完全不同的一副模样了。在太平巷与常府街之间大约200多米长的路段上,两旁的梧桐已经被砍去树杈,只留下两排光秃秃的树干。
而在更北边大行宫前的太平北路与中山东路的交界处,两旁的梧桐更是已经被移走,地铁站施工工地横在了马路中央,道路西侧原本栽种梧桐的地点已经铺上崭新的沥青,成为车辆绕开工地的暂行车道。
年近七旬的吴老伯,从小就住在太平南路太平巷路口附近,这些梧桐树几乎和他同龄。看着大树被移走后留下的土坑,吴老伯不禁怅然,“当时这里特别热闹,附近有教堂,沿街有商铺,街道两侧的道路是用圆形石块拼砌成的,还有马车经过。由于有梧桐,这儿冬暖夏凉,舒适得很,马路成为我们娱乐的场所。”
拯救梧桐呼吁首现网络
为了留住这个城市特有的记忆,南京市民发起了一场拯救梧桐的行动。这场拯救行动,最早出现在当地知名论坛——西祠胡同上。
2月25日傍晚,南京市民张凌在回家途中发现,南京图书馆一侧的梧桐树都被砍了。当天晚上,张凌在西祠胡同上发帖感叹道:“法国梧桐可是南京的象征啊。”
或许因为是文字帖,张凌的帖子起初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关注。3月1日,被“剃头”的梧桐树照片出现在西祠胡同上,迅速引发网民热议。
在3月2日的当地媒体报道中,南京市民才知道,南京图书馆旁消失的梧桐,是为正在修建的地铁三号线让路。根据南京市地铁部门的规划,因修建地铁三号线和十号线需要迁移的行道树,还包括长江路、太平北路等沿线数个站点旁的梧桐树。园林部门还承诺,移植的梧桐,将有80%以上的成活率。
和大多数年长的南京人一样,南京林业大学教授汤庚国对密布的梧桐树有着深厚的感情。据汤教授介绍,南京市内的法国梧桐,主要种植于上个世纪20年代。1928年,为恭迎孙中山遗体回中山陵安葬,民国政府特别修造了一条从中山码头到中山门的大路,并在大路两边种植了2万株法国梧桐。据统计,到上世纪80代初,这条大道两边的梧桐树还有近万株。
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因为城市建设的需要,中山路、中山东路、中山南路上的6排大树先后被砍去4排。2006年,据当地媒体统计,从中山码头到中山门的大树,剩余不到3000棵。
护树行动借名人微博升级
3月12日,当地媒体披露,2006年因修建地铁二号线移植到东郊苗圃中的83棵悬铃木,有68棵已经死亡,成活率甚至还不到20%。
几乎在同一天,一张梧桐被挖出后露出巨大树根的照片也被传到网上。图片文字称,太平北路道路两旁的40多棵粗大枝桠的法国梧桐已经“不翼而飞”。
触目惊心的照片,连同低下的成活率数字,迅速点燃了南京市民和网友保护梧桐的热情。
3月13日晚,一名南京网友在微博中将被砍后的梧桐树照片转发给了拥有400万粉丝的黄健翔。随后,主持人孟非、导演陆川以及媒体人李承鹏等众多知名人士也纷纷在微博中跟进呼吁,由此引发了大量的关注和跟帖支持。
3月14日,有网友专门申请了微博“南京的梧桐树”,呼吁网友行动起来,保护梧桐。
微博上的呼吁很快转化成现实中的行动。一个由普通市民自发组织的“保护梧桐绿色丝带活动”开始了,在南京街头的大树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绿色丝带。
吴老伯回忆说,从上周二开始,陆陆续续有市民过来,给即将被移栽的梧桐树系上绿丝带,每棵树都会系,还会在光秃秃的梧桐树前合影留念,每天都会来数十人。
除了绿丝带,市民还自制了卡片,在上面书写“不砍不移,不遗不弃”等字句寄托自己对梧桐的感情,有些人还会用工具把树干上象征即将被移走的红色标号给抹去。
梧桐终于“战胜”地铁
与此同时,南京梧桐树和地铁之争,也引起了香港和台湾各界的关注。凤凰卫视主持人阮次山的节目中,南京梧桐和日本地震占据着同样的黄金时段。
对南京梧桐事件表示关注的还有中国国民党中常委邱毅。3月16日,邱毅致电南京市政府,建议南京政府召开市民听证会,不砍树,以不移植为原则,若仍需移植,须以“最小数量”为准,保证移植存活率,并说明移植到何处。
邱毅在微博中表示,南京的法国梧桐,不但是南京的标志,更代表着对孙中山先生的怀念。
3月17日,邱毅表示接到南京市政府电话,告知南京市很重视各方面的建议,已决定目前暂时不再移树。
就在邱毅接到南京市政府电话回应的当天,南京市委书记朱善璐、市长季建业先后发表了南京市官方最高层的声音。朱善璐在批示中不无动情地表示:“生态和大树是南京的命根子,要像保护人的生命一样保护大树。让南京的绿色越来越多。”
同时,南京市副市长陆冰向媒体公开透露,停止所有移栽工作,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施工方案,最大限度减少移栽梧桐树的数量。
一棵树,一座城
□晨报记者 于任飞
作别那座城市快十年了,但心里总有一份割舍不掉的惦念,我知道,那里有棵梧桐在想我。
初到南京,那时的青春宛若盛夏的梧桐树冠,茂密得不值得去珍惜。南京法国梧桐最密的是中山路,从汉口路南大校门走出去不多远就是。它们以一种别样的姿态站在那里——两根粗壮的树干成Y字形伸向天际。在看到它们第一眼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认为它们的这个姿势有些怪诞。后来我才明白,其实这是它们伸开的两只手臂,拥抱的是这座城市里人们丢落的快乐与不快乐。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梧桐之于南京,如同灵魂。一番跌宕起伏之后,还好这座城市的魂终于保住了。
一棵树,一座城,若干年后我的心情必定仍旧难以平复,我知道,我在想着那棵梧桐。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