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ugust 13, 2010

教育的冒险

  □于岸青(严涵母亲)

  这些年来,我一直认为,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是最高明的教育原则,是不是送子“下乡”求学也是这样,要综合评估,要具体分析,还要有承担风险的心理准备。

  记得有位妈妈讲过,对家长来说,选择任何一种教育方式都无异于一场巨大的冒险。毕竟,这道选择题不允许双选,试验也不能重来。

  还好,今年高考结束了,我知道,我的冒险得到了满意的回报。

  当初送孩子“下乡”,压倒性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顺利通过高考,其他都是附带的。除此之外,我也对这个决定进行了综合评估:儿子性格随和,身体好,对新的环境适应能力也不错;吃苦是当然的,但所谓吃苦是在可控范围内的,现在每一所县级中学的教学楼几乎都是当地最漂亮的建筑;最重要的是儿子初中成绩不错,基础比较扎实,只要努力肯定会有所提高。

  当我的决定传开后,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其中一种反对的说法是,“乡下”中学素质教育肯定不行,会影响孩子的综合素质。这个理由不值一驳。且不说现在素质教育带有全局性,普及程度早已超过了我们的估计,而且所谓素质教育一定不全是在学校里完成,也不会只在高中阶段完成,这是一个持续数年乃至一辈子的事情。既然如此,为了一锤子买卖的高考,损失“一点点”素质教育,也是值得的。

  不过,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孩子教育的成效从来不会由单一的教育方式和单一的教育阶段来决定,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自从当了父母就约法三章,一是对孩子要说到做到,二是父母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要态度一致,三是要给孩子立一定的规矩。性格是天生的,规矩则是人制订的。我的体会是,只要做到了这三条,剩下的就顺理成章了。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波拉克说,作为父母,我们的目标就是把儿子从不成熟的、反复无常的少年转变成诚实而有爱心的男人,他们尊重妇女、忠于婚姻、信守承诺,是果断有力的领袖、优秀的劳动者、保持着健康的男性气概。

  要想达到这个目的,我的体会是,适时让孩子离开父母独自求学是一条捷径。人之成年的标志之一是领地意识和边界意识的建立,如果长期不与父母分开,这种意识的建立就要推迟,相应地,自我成长的努力也就开发得不充分,因此,强行“断奶”看似一时痛苦,但得到的好处则更为长久。

  开阔眼界,观察社会,自我管理……如果从理论上总结,让孩子“下乡”求学好处还有很多。

  这些年来,我一直认为,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是最高明的教育原则,是不是送子“下乡”求学也是这样,要综合评估,要具体分析,还要有承担风险的心理准备。今天,每个家长都是一个教育家,在成长路径如此多元的时代,我的体会仅供大家参考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