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ugust 13, 2010

银行遭遇致命“潜伏” 信用卡管理漏洞被利用

  如果有一天,你到超市去买东西,刷卡时发现,卡里分文没有,你会满头大汗吗?

  如果有一天,你手机里传来银行的短信,说你刷了几万元,你会心惊肉跳吗?

  在一些挖空心思“搞钱”的犯罪分子眼中,你所认为安全可靠的信用卡,存在可利用的漏洞……

  他,开公司并不为了赚钱,而是为了骗取应聘者的个人信息。

  他,利用这些信息办理大量信用卡套现,获取暴利后,仍不满足。

  他,派人到银行“潜伏”卧底,寻找管理漏洞,随后再次出手。

  他,被捕时和团伙成员已经至少伪造或骗取了113张信用卡,涉案金额至少上百万元。

  为提高诈骗“效率”,应聘进银行信用卡中心

  今年初,警方屡屡接到报案:一些信用卡持卡人一直将卡随身携带并未使用,但在刷卡消费时,却被商家告知卡片已过期。

  当持卡人与信用卡服务中心核实卡片状态时,却被告知卡片曾办理过电话挂失,并已重新补发新卡邮寄给本人。同时,持卡人的大量预留信息已被更改,卡内存在大额资金透支消费!

  警方调查发现,被盗的信用卡在刷卡时,监控视频里经常出现一名男子。他在持卡盗刷时,每次都进行伪装,不是频繁变换衣服,就是戴各式的帽子和口罩等等,使得刷卡地点的人记不住他的体貌特征。

  当他终于在皇姑区华山路一出租房内落网时,这个“聪明人”设下的信用卡圈套才终于曝光。

  这个“聪明人”姓毛,28岁,内蒙古扎兰屯市人。为了“赚钱”,2008年以来,他先是和团伙成员先后在沈阳市皇姑区、铁西区等地租住房屋,采取招聘装修、劳务人员的方式,骗取大量应聘人员信息。之后,又以5家单位名义,在沈阳市多家银行假冒他人身份信息,申领信用卡110余张,在信用卡核发后将卡内资金套现并个人占有。

  2009年11月,他认为冒用他人身份申请信用卡效率太低,于是委派杨某某以应聘的方式进入某银行信用卡管理中心实施“潜伏”,以能够迅速熟悉、掌握信用卡发卡的步骤及过程。

  之后,毛某根据杨某某提供的相关信息,对银行发卡程序进行了“潜心”研究,逐渐发现金融部门在信用卡管理上存在的漏洞,该团伙遂利用这一手段开始频频作案,于是出现了金某某信用卡被盗刷5万元人民币;韩某信用卡失窃近万元;项某损失人民币1万余元……

  高额回报,信用卡中心工作人员也被拉下水

  因为分赃不均,其间,团伙成员杨某某开始逐渐脱离并“自立门户”。

  他比毛某更胆大,2009年12月开始,杨某某对毛某的“潜伏”手段进行完善、发挥———通过关系,迅速接触了某银行信用卡中心工作人员的朱某(男,32岁,沈阳市大东区人),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让朱某“潜伏”在银行,作内线。

  在朱某的帮助下,杨某某冒办的信用卡顺利得到通过。

  据悉,杨某某在多家银行冒用了30余人的身份办理信用卡。

  朱某也成为沈阳市首例因涉嫌与信用卡诈骗犯罪嫌疑人相勾结被依法处理的银行工作人员。

  6人全落网

  涉案金额高达近百万

  昨日记者了解到,该起案件能如此快速侦破,是因为沈阳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接到报案后,很快认为多起案件应系同一犯罪团伙所为,并成立专案组,对此案展开全面调查。

  警方经过排查,发现自2009年底以来,沈阳市发生多起同类型案件,涉案金额已达数十万元,且同类案件发案呈上升趋势。于是,此案引起沈阳警方的高度关注,并被公安部列为督办案件。

  通过6个月的缜密侦查工作,警方成功将这个信用卡诈骗特大犯罪团伙打掉,相继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除毛某外,还有杨某(女,26岁,沈阳市皇姑区人),孙某(女,27岁,沈阳市皇姑区人)、李某(男,41岁,沈阳市沈河区人)及曾早期参与该团伙初期犯罪的杨某某(男,30岁,沈阳市沈河区人)和某银行的工作人员朱某(男,32岁,沈阳市大东区人)。

  在案件侦办过程中,警方共缴获涉案信用卡113张,作案用假身份证件15张,作案用手机21部,各种手机卡51张,虚假公司印章6枚,信用卡申请表53张,身份证复印件及各种办卡资料205份。

  目前已初步查明,这起公安部督办的案件涉案金额近100万元。

  警方提醒

  求职应聘也要有心眼

  沈阳警方通过本报提醒广大市民,首先要保护好个人信息,身份证号码等信息不要轻易泄露。

  其次,银行卡密码设置不要过于简单,不要用六个111111、888888等简单排序数字或自己的生日和电话号码等作为个人密码,以防止他人破译。

  第三,不要到信用卡中介办卡。国家已明文规定,不允许他人和机构代办信用卡,同时信用卡中介的办卡风险极高。

  第四,持卡人在接到不明电话询问持卡人相关的信用卡信息时,不要轻易透露,要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

  第五,在求职、应聘过程中,最好不要将个人详细资料留给对方。如必须留存,请在身份证、驾驶证等重要个人资料上注明仅限于应聘等说明,以防被他人冒用。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 姚琦东 采写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