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确诊为外源性性早熟女婴的家属向记者们展示医院的检测结果 摄/记者付丁
婴儿性早熟 北京今确诊一例
属于外源性性早熟 但是否由奶粉引起 医生表示“这个不好说”
今天上午,北京儿童医院给出了检测结果:北京的王先生的女儿属于外源性性早熟。
8月11日,该疑似性早熟女婴在儿童医院做完了医生所开具的全部检查。发布
女婴确诊“性早熟”
今天上午,王先生来到儿童医院取检查结果。“一切等结果出来,再做下一步打算。”王先生透露,这期间孩子并未服用任何药物,在检查结果明确后,再根据医生建议治疗。
在医院门诊焦急等待的除了患儿的父亲王先生外,还有多家媒体的记者。上午11时左右,王先生抱着女儿走出了门诊,这时守候了一上午的大批记者围上前去,询问医院的检测结果。
“是性早熟,医生说属于外源性性早熟,具体原因医生说不好说。”王先生介绍,医院共给女儿做了四项检查,即抽血、彩超、测骨龄和对下体黏液的检查。
据王先生讲,医生明确表示:“乳核有发育,体内含激素较高,属于性早熟。但骨龄正常,应该不会影响孩子以后的成长。”
至于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体内激素高的原因,究竟是不是奶粉引起的,医生表示“这个不好说”。
“我唯一的希望就是我的孩子健康!医生让我一个月以后再来带孩子做复查。”王先生说。
“外源性性早熟”几个字写得较规范
今天在场的有近十家媒体,包括国内多家主流媒体和外国媒体,记者提问的焦点还是集中到“幼儿的症状究竟属不属于性早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乳核发育情况”等,当王先生告诉记者“属于外源性性早熟”时,摄像机和相机镜头全对准了他。
他略显紧张,但对每位记者的提问都认真聆听,并做出回答。
有记者想了解更多的情况而翻看病历时,由于医生特有的字体,笔迹非常人所能辨。当大家都在抱怨时,有细心的记者在难辨的笔迹中还是看出了蛛丝马迹,“外源性性早熟”几个字相对写得比较规范。
记者发现
儿童医院内分泌号 7时30分已约满
今天7时30分,记者在北京儿童医院门诊楼入口处看到,玻璃门上已经贴上告示:“8月13日内分泌号已经约满”。
在台阶处休息的马女士对记者说,看到新闻后,她才知道奶粉事件。由于她的孩子也食用了同品牌奶粉,所以她原想带孩子来医院筛查一下,但是没想到挂号如此紧张。
记者随后从医院方面了解到,由于正值暑假期间,患者非常多,一些发育不良等症状儿童大多会到内分泌科室看病,所以导致内分泌号紧张,并非是“奶粉患儿”扎堆筛查导致。
专家提醒
指标正常 不建议家长带孩子做检查
卫生部婴儿性早熟调查组成员之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教授杨艳玲告诉记者,指标正常,不建议家长带孩子做相关检查。
“对于孩子是否为性早熟,专家确诊会很慎重,因为一旦确诊,就会像一顶‘帽子’一样,跟随孩子一辈子。对于儿童来说,这是隐私,医生会经过严格的检查,得出专业的判断。而对于有单侧乳房发育的儿童来说,医生会首先判断孩子是否患有脑部肿瘤,或者肚子中长有畸形瘤。”杨艳玲说。
通常来说,两岁之内的婴幼儿都会有一个小的青春期,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性腺轴发育不成熟,有可能会出现乳房凸起的症状,但在两岁之内就会自行消退。因此,家长不必过分担心。
“我们在门诊中碰到这种情况的孩子,只要各项身体指标正常,就不建议进行有关性早熟的相关检查,而是让家长放松心态,观察孩子的发育。”杨艳玲教授说。
针对此次调查的3名武汉婴儿,其性腺激素水平就应该在成年人的正常范围之内,低于成年人的正常范围反而是不正常的表现。
背景链接
8月10日,媒体曝出北京一岁大的女婴被诊断为性早熟,此前该女婴已饮用圣元奶粉半个月。
据女婴母亲韩女士称,因考虑给小英断奶,半个月前,家长在一家超市买了一罐900克的圣元奶粉,小英喝了半个月。5天前,韩女士发现孩子下体分泌带有腥味的白色黏液。随后,良乡医院儿科医生诊断小英为激素过剩引发性早熟。
8月10日上午,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还不能断定早熟婴儿与特定的食物或者环境之间有联系。
女婴父亲王先生此前表示,结果出来后再做具体治疗打算。
文/记者温如军 成怀喜 范维
实习生藏晓黄敏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