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September 4, 2010

犹太人究竟种了怎样的“恶因”

  这个民族便是犹太民族。

  然而,这样一个十分优秀甚至可以说是充满了智慧的民族,自从公元一世纪以来,却痛失家园,在世界各地(主要是欧洲)四处流浪,过着无国籍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并几番陷入几乎是万劫不复的灭顶之灾中:先是有罗马帝国的血腥镇压,继之有欧洲基督教徒千百年来的敌意和嫌恶,再后来又有二次世界大战中希特勒丧心病狂的反犹和灭犹……

  那么,犹太人究竟犯了怎样的“滔天大罪”,种了怎样的“恶因”,要受这样血腥的屠戮呢?

  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民族学学者们曾作出了各种各样的分析和研究,概括起来不外乎外部世界的宗教情结、历史成见、现实需要和病态心理等几个因素。

  犹太人的拜金主义精神和“唯利是图”的特质,据说是他们从小就强化“生意经”教育的结果。小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了,有一天,做父亲的在孩子出门前,忽然塞给他一枚铜板,叮咛他晚上放学回家后至少要变成两枚。小孩子开始时通常很苦恼,不知道如何去“变”,但慢慢地终于想到用这枚铜板去街上买一些糖果,再回到学校加价转卖给一些嘴馋的同学。犹太人的

  “生意头脑”就是在这样一种看似不经意的教育和实践中得到了最原初的开发。

  我在赌场发牌期间,也曾遇到不少犹太人,他们虽然面貌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不给或者极少给小费。我也曾有过一个晚上,在牌桌上一连发了差不多十副牌,都是一个二十多岁的犹太小伙子赢,以至于他的面前很快就堆满了筹码。可是,尽管众目睽睽,这位犹太青年就是坚持一毛不拔,以至于后来桌上的客人都看不下去了,纷纷提醒他:“你应该给小费的,他们可是靠这个养家糊口呢。”他听了,开始时不吱声,只是自顾自低着头堆他的筹码,但后来还是抬起头坚决地说:“不,我要是给了,会带来霉运的。”

  我后来明白,说“会带来霉运”,那其实是托词。真实的原因是从小就懂得“生意经”的犹太小伙子心里很清楚:如果每赢一副牌就得给发牌员一块钱小费的话,他一晚上差不多就要少收入几十美元了。所以,如果仅就商业活动必须“唯利是图”的原则而言,那位犹太青年的做法其实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获得他赌博利益的“最大化”。问题是商业有商业的原则,人情有人情的规范。那晚获得最大赌博利益的犹太青年,后来很显然却遭到一桌人的白眼和侧目。

  人类社会进入到十九世纪以后,随着工业革命的成功,交通运输的便利,资本运作手段的不断丰富和多元,因经商而聚集起来的犹太人的财富也越发巨大。因缘际遇,犹太民族新的灾难也像积蓄已久的大地震一样又集中爆发了。

  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曾严重打击了德国的工业生产。经济危机引起的国力衰退不仅激化了国内各方面的矛盾,而且也刺激了统治阶层和极端民族主义者对外扩张的野心。“德意志民族必须从掠夺的土地和生产空间中寻找出路。”希特勒这样公开宣言。然而,争霸世界,建立一个德意志日耳曼帝国,没有巨大的财力作为后盾是不行的,于是,第三帝国精英们的目光,很快便投向了当时社会的富有阶层犹太人的钱袋,并以宗教和种族主义的言论作为幌子,挥刀斩向一只只令他们垂涎三尺的膘肥体壮的“肥牛”、“肥猪”或“肥羊”。

  所以,宗教情结也好,历史成见也好,现实需要也好,病态心理也好,贯穿犹太民族受迫害的历史,让人感到触目惊心的还是人类对于财富一方面与生俱来的渴望、追逐和占有,另一方面又永无休止的嫉妒、反感和憎恨的复杂情感,以及由此而上演的一场又一场围绕着财富的“钱袋”,永不知疲倦地互相“剥夺”的悲喜剧。

  然而,犹太人似乎又是幸运的。因为毋庸置疑,现代社会以资本为特征的一切财富的大厦,其实都是按照犹太人的理想建立起来的。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也早将自己纳入这个世界无所不在的商业网络,并在其间辛辛苦苦地挣扎和奋斗。人们依旧议论犹太人,但更多的已不再是轻蔑和仇视,而是崇尚和向往。这个世界大多数的人们,其中甚至包括犹太人的许多“世仇”,也已经正在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将自己改造、演变成“犹太人”,满心、满脑子只想着赚钱,赚钱,再赚钱;发财,发财,再发财……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